首页/文章/ 详情

为什么零部件之间要自定位,而不是靠工装夹具定位?

1年前浏览957

导读:

零部件之间定位的首要选择是通过自定位,然后才是通过工装夹具定位,这样有利于提供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精

   
 




01
零部件自定位是首选

干货 | DFA设计指南之二:定位一文中,我们谈到了定位的重要性:
两个零部件之间没有定位,装配后的累积误差会比较大。如果这两个零部件的装配精度要求比较高,我们一般会要求两个零部件之间有定位。

我经常发现有的工程师在设计产品时不考虑定位。

而当我向工程师提出定位建议时,工程师理直气壮的说:有定位啊,我们通过工装夹具来定位。

这真是让人难以反驳!

在我看来,零部件之间定位的首要选择是通过零部件之间的自定位,然后才是通过工装夹具定位,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 一般来说,零部件之间自定位的装配精度较高;因为工装夹具的定位会增加尺寸链的数量;下文会做详细解释;
  • 工装夹具增加定位要求,必然会增加工装夹具的复杂性;
  • 工装夹具在定位时往往要求比较小的装配间隙,这就容易造成磨损,而磨损之后,零部件之间的定位精度就比较难保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产品在生产之初的装配精度容易保证,而生产一段时间之后就超差的原因之一;而为了保证定位精精度,则对工装夹具要求经常性的检测、维修、维护、更换零部件、甚至重新加工工装夹具,这会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注:
零部件之间定位的首要选择是通过自定位然后才是通过工装夹具定位”,这不是说零部件本身与工装夹具之间不需要定位。一般来说,零部件放入到工装夹具之中,依然需要进行精准的定位,这是工装夹具的第一功能。希望大家在看本文时,不要把二者混淆。


02
为什么自定位的装配精度较高

一般来说,零部件之间自定位的装配精度较高,这是因为尺寸链中的尺寸数目较少,公差累积小。

而工装夹具增加定位,必然会使得尺寸链中的尺寸数目增加,从而使得公差累积增加。
尺寸链中尺寸数目越多,公差累积越大

例如,两个零件之间的端面对齐度很重要。

使用零部件自定位,在零件1上设计定位柱,在零件2上设计定位孔,这很容易满足精度要求。具体的计算可参考《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一书的公差分析章节。
零部件之间自定位

如果通过工装夹具来定位,这就比较复杂了。
使用工装夹具定位

首先来说,工装夹具与零件1和2的间隙必须足够大以保证零件1和2在放入工装夹具时不发生干涉。

但是,间隙比较大,零件1和零件2就会在工装夹具中活动,这就会造成零件1和2的对齐精度低

而如果把间隙设计得比较小,则零件1和2在组装过程中容易被工装夹具卡住

从根本上来说,引入工装夹具增加了尺寸链的数目,是的累积公差增大。

可能会有工程师会问,能不能以右侧边作为定位基准来对齐?
使用工装夹具的侧边定位

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可以的,操作人员在组装时,人为的把两个零件靠近右侧对齐,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螺丝固定等动作,这种方式确实可以保证二者的精密对齐。

但是,现实往往复杂得多,我们很难采用右侧变作为定位基准
  • 因为结构和空间限制,很难通过右侧对齐;
  • 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人为对齐的过程会增加装配的复杂度和降低装配效率;
  • 万一操作人员走神,没有对齐,质量缺陷就产生了。



03
哪种情况下,使用工装夹具定位

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工装夹具来定位:

1)工装夹具可以提供更为精密的定位
例如,定位柱和定位孔等定位特征的制造精度,不如使用工装夹具定位的精度,这一点可以通过公差分析进行计算。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发生。

2)零部件之间的自定位难以实现
零部件之间的自定位设计难以实现、可制造性差,或者使得制造复杂度增加,成本增加。

3)零部件之间的原有组装关系很复杂
这是最应当使用工装夹具定位的场合。当两个零部件之间的原有组装关系很复杂,装配精度受到其它多个零部件的影响,尺寸链中的尺寸数目多。而使用工装夹具来定位,则可以把其它零部件的影响去除,而把工装夹具作为第三方,来减少尺寸链中的尺寸数目。
当零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复杂时,使用工装夹具定位
 
END—
来源:降本设计
尺寸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1-13
最近编辑:1年前
钟元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5粉丝 21文章 3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