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人人都是掘地蜂 -- 如何打破工程师的认知边界? | 2021回顾No.2

1年前浏览1002
年底了,选出一年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5篇文章。          
       
这一篇的主题是思维模型。        

今年春节,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李善友教授创办的混沌学园上。        
非常有启发,可以说是对我的思维方式全面的洗了一次澡。        
最开天眼的是“人人都是掘地蜂”这一部分内容,其中讲到了掘地蜂总是按照固有的模式进行工作,而无论环境变化与否。        
如果要改变这种情形,则必须进行批判性思考。        
这让我回想起刚毕业前几年的工作和学习模式,我何尝不是同掘地蜂一样,即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和学习依然进步缓慢。        
幸运的是,我在无意识中用到了一些批判性思考的方式(当时并不知晓),让我能够跳出固有工作和学习模式,工作和学习的成果才有了质的提升。        
尽管李教授的课程主要是针对创业和商业,但是他的观点和理念也适用于产品设计。        
我们工程师如果想要快速成长、提高自己,则必须多思考,打破固有认知边界和进行认知升级。        
否则,依靠千篇一律的低水平重复(项目做了一个又一个),同掘地蜂一样,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成长。        

       

         
       

       
 1           
       
掘地蜂的故事        

       
本部分内容摘自混沌大学

       

1)掘地蜂有思维吗?

在《穷查理宝典》里,芒格讲了一个故事,有一种蜜蜂叫掘地蜂,它有这样一种能力:

挖一个洞,往里面放一些储备的粮食,把娃儿生在里面,然后拉一些粮食进去,等娃儿孵出来之后,让娃儿自己吃粮食,它就不管了。        

研究蜜蜂的科学家一直盯着它看,发现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掘地蜂每次把食物拖到洞口时,它并不是立刻把食物拖进去,而是把食物留在洞口,他自己走进洞里面去检查一下它的孩子还在不在,然后再出来,把食物拖进去。        

这个行动惊动了科学家。难道掘地蜂有智力吗?它怎么会做这么复杂的动作?它怎么会有观察、判断、决策?

于是,科学家后来尝试把食物移开,离洞口远一点,可是当掘地蜂出来,又找到食物时,还是重复了先前的动作:把食物拖到洞口,停下来,进去检查,再出来拖食物。

科学家重复了40次,结果是掘地蜂永远都在做这样的动作。

后来,科学家突然明白,掘地蜂这种复杂的动作并不是因为它有思维,而是它的基因里,内置了这样一个现验的模式,让它这样来做。

脑神经科学家丹尼尔·丹内特,由此发出疑问:

你凭什么确信你自己不是掘地蜂?

你看起来像一个人一样在思考,你对每一个场景进行判断,做出决策,采取行动……但所有最终的复杂行动,真的是你理性思考的结果吗?


2)最有效的学习,是训练如何思考

事实上,人的大脑有两种心智,系统一的直觉,由基因决定,甚至连系统二的理性,也不是由主体决定,而是你主体脑子里边,既定的思维模型来决定的。

换句话说,人类有99%的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映——人人都是掘地蜂。

所以,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说:

① 基因是决策者,大脑则是执行者。

② 基因为我们服务?恰恰相反,我们存在是为基因服务的,帮助基因制造他们的副本。

另外的1%呢?由既定的思维模型决定。

我们以为是「我」在做决策,其实是我的「思维模型」在做决策。

所以,最有效的学习一定是训练我们如何思考,而不是如何获得信息。

在未来,获得信息越来越不重要, AI甚至可能一下子把芯片植入到你的脑子里。

但是如何思考,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




       

       
 2           
       
人人都是掘地蜂        

       
掘地蜂的行为始终遵循固定模式(pattern):        
把食物搬到洞口->进洞内检查孩子安全->把食物搬进洞内        
无论中间发生任何变异,掘地蜂都不会改变。
       

       
对比掘地蜂的行为,我觉得很多工程师(包括我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模式与掘地蜂高度一致:        
1)永远在犯错误
       
第一个项目犯错误->结经验教训->做第二个项目,犯错误->总结经验教->做第三个项目,犯错误。。。        
还有一些工程师,甚至连经验教训都不总结:        
做第一个项目,犯错误->做第二个项目,犯错误->做第三个项目,犯错误。        
当然,犯的错误也更多。        

       
2)学习效率低下        
每当有一门新的技术或者工艺需要我去学习时,我们的学习大致路径是:
       
查查公司是不是有类似设计或资料->找供应商寻找一些设计建议->开始设计->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教训
       

       
3)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从事产品设计,我们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们解决问题的路径大致是:        
问问老板和同事->微 信群里问问->网络上简单搜搜->总结出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实施方案->问题依然解决不了
       

       
在这样的工作和学习模式之下,尽管工程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项目做了一个又一个、学习这又去学习那、问题碰到一个又一个,但是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低水平重复,因此工程师的水平和能力总是停步不前、一直在量上积累,永远也看不到质的跨越。        

       


       

       
 3        
       
如何打破认知边界        

       
如何走出掘地蜂的固有行为模式?
       
李善友教授的答案是通过思维模型,进行批判性思考。只有如此,才能打破固有的认知边界,进行认知升级。
       
结合李善友教授的理论,针对工程师的上述三个掘地蜂行为,我提出的思维模型和批判性思考是:        
       

       
1)思维模型1:全局思维        
工作之初的前几年,不可避免的,我会犯很多设计错误。        
每做完一个项目,我都在总结经验教训。        
而在下一个项目开始时,我都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的错误这次避免了,项目就不会出问题了。        
但是,产品开模后,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又犯错误了。
       
这让我非常苦恼,我经常在反思:如果这样下去,总是会有新的错误发生,那我何时才能成长?有没有办法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错误的产生呢?        
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的资料搜索过程中,我发现了DFMA的概念。
       
原来,我之前每次总结,仅仅是总结了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中的一个点,做了几个项目,也就总结和收获十几个或者几十个知识点而已。        
但是,我从来没有从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和总结。        
例如,第一个项目,我总结了防错的一个小点,如果两个零件通过两个螺丝固定,螺丝与边的距离需要设计得不对称。        
第二项目,我总结拉钉孔设计时需要注意到拉钉孔与壁的距离,太近的话,壁与拉钉孔会干涉,会影响拉钉质量。
       
这些确实是不错的总结。        
关键的问题的是,这些仅仅是一个小点,无法避免后续不犯错误。        
所以,通过对DFMA以及DFX的学习,在后来的产品设计中,我需要首先从全局进行考虑,考虑DFX中几个大的因素,然后再考虑每一个大因素中的各个知识点,例如DFMA中DFM和DFA的各个知识点,然后通过DFMA检查表的形式,确保不漏过每一个知识点。        



 


2)思维模型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通过每个项目中犯错误->经验教训总结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提高自己。        
这让我继续思考:        
犯错误意味着给公司带来时间和成本的损失,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不利。        
可以通过不犯错误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吗?        
产品设计这份工作已经存在很多年,有很多人在从事。我相信前人们也犯过错误,可不可以有途径找到前人的经验教训总结?        
这样我就不会犯错误了,同时知识也获取了,职业生涯也会更加顺畅。        
有,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公司内部、网络上和书籍上等所有相关资料都找到并学习吸收。        
这一定会帮助自己少犯错误,尽快提高自己。        

       
3)思维模型3:学习知识的途径不一定是通过亲自实践        
产品结构设计的工作会有具体的实物,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常说,我们的工作从来都是实打实的,不玩虚的。        
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说法,说:机械工程师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值钱,因为越老,从事的项目越多,经验越多,水平也越高。        
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我们很多工程师都有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        
想要提高自己,必须实打实的从一个一个项目干起,一点一点的去积累,只有亲自参与并顿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才是最有用的知识。        
不做项目、不去犯错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的知识,不是自己亲自去领悟的,也会很快遗忘。        
这一固化思维模式,如果放在几十年前的知识匮乏的时代,是成立的。知识匮乏的时代,学习的途径很单一,知识获取的路径也很单一。        
而现在我们身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想学什么样的知识,在网路上、在书籍上都有,只要我们有心去学,根本上不必亲自去实践。        
我们很多工程师身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但是思维方式却依然处在几十年前,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老工程师,除了年龄很资深,其它都不资深。        

       

       
4)思维模型4:“1万小时定律”不靠谱        
1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1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我们很多工程师也深信“1万小时定律”,如果每一个项目我都认认真真、加班加点、努力去做,只要我做的项目够多,终究有一天我会成为高手、成为专家。        

我同意,要想成为高手、成为专家,必须足够努力。

但是,单纯依靠努力、依靠长时间的低水平的反复练习,如果我们不思考,很难让我们成为高手、成为专家。

我们必须思考,必须进行批判性思考。

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李善友教授的答案是通过思维模型,这也是本文列出众多思维模型的启发。


5)思维模型5:向行业大佬学习        
向行业大佬学习,这才是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最佳方式。        
       
       
6)思维模型6:99%的发明、创新和解决方案都已经存在        
当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碰到各种问题时,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        
我们需要思考,需要追问自己:        
这个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吗?        
在我们公司曾经发生过吗?        
在本行业曾经发生过吗?        
在其它行业发生过吗?        
其实,我们追问下来,我们会发现:我们碰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绝对不是独一无二的,99%都已经发生过并被解决过,不是在本行业,就是在其它行业。        
微 信群里面问的最多问题是关于塑料超声波焊接的。        
也有工程师私信问我超声波焊接不牢的问题,他们团队甚至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都没有解决。        
超声波焊接不牢一定不是独特的问题,已经在很多行业都发生过、并解决过,同时已经形成了众多的超声波焊接指南。        
他们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是依靠团队成员的经验和头脑风暴,以及供应商的能力水平。        
所以他们一直无法解决问题。        
如果他们具备“99%的发明、创新和解决方案都已经存在”的思维模型,我相信,问题的解决一定会手到擒来。        

       


       
最后的话        

       
只顾埋头画图、不抬头看路的工程师,                        
和一边画图、一边思考的工程师,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职场命运。

正如我微 信公 众号最后的留言一样,各位工程师,请一定不要天天只顾闷头绘图。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有时间,一定要多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高。        

相比较我的两本书、公 众号的其它文章,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是我的肺腑之言,是最有价值的。     

来源:降本设计

芯片焊接理论爆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1-14
最近编辑:1年前
钟元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6粉丝 24文章 317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