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减少9.6%,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55.1%,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48.9%。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12.1亿元,同比减少10.4%,环比增长41.1%,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加74.3%,环比增加164.8%,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7.5%、16.4%,环比分别增加了8.5个百分点、7.7百分点。
很明显,公司上半年的营收表现乏力,而利润表现则要好得多,尤其是Q2盈利能力明显增长。
事实上,公司Q2的毛利率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高。
为什么上半年公司的营收同比下降了呢?
去年的基数并不算很高,可以排除掉这个因素,是因为上半年风电装机量下降吗?
也不是,根据国家能源总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风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13.7%,虽说增速比不上光伏,但行业总体还是在增长的,新增装机量为22.99GW,同比增长77.67%,增长速度还是不错的。
但营收就是下滑了,虽然不仅仅是大金重工一家营收下滑了,风机整机环节下滑更明显,板块上半年营收总体下滑了4%,零部件板块上半年表现其实还是不错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9%,净利润同比提升了41%,毛利率和净利润分别同比提升了 21%和8%。
即使对比其他塔筒公司,上半年大金重工的表现也比较一般,四大塔筒公司中就他上半年营收下滑,好在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在第二。
为什么上半年营收下滑,公司没有做具体解释,猜测跟这几点有关系。公司上半年订单项目确认较少;公司的营收很大一部分来自海风,加上公司此前确定了“海上和海外“的两海战略,经营重心放在海上风电,陆风业务可能受了影响,而海风市场目前的体量还比较小,短期无法支撑公司的业绩增长;以及整个行业都受影响的风机大型带来的行业价值通缩。
当然了, 单个季度的业绩波动存在很多偶然性因素,不能作为对企业经营质量的一锤定音式的判断,接下来还要密切跟踪,看看公司的营收能否在Q3恢复增长。
如果撇开上半年营收下滑的问题,总体来看还是颇有看点的,最大的看点是公司境外业务的表现。
上半年,公司成功交付英国Moray West项目,实现了海外单桩0-1的突破(2023年8月31日公告已交付24根),境外营收规模为9.1亿元,同比增长33%,业务占比提升到了44%,同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而且出口毛利率为27.1%,也明显高于国内的21.4%,这也是公司Q2的毛利率能创近三年新高的原因所在。
此外,境外订单也开始加速。5月份,公司相继公布5.47亿欧元的欧洲海风单桩订单,签署约1.96亿欧元海风单桩合同,业务结构成功转型,海外战略开始进入收获期。
直营电场方面也开始有一些进展,上半年彰武西六家子250MW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贡献发电业务营业收入0.45亿元。按照公司的规划,未来3年将建成并网2GW新能源项目,储备新能源开发资源5GW,也是未来的增长路径之一。
客观讲,上半年无论是大金重工,还是风电板块整体,不论是行业装机量增速,还是业绩,抑或是走势,都是不及预期的。
好在双碳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风电作为新能源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接下来全球范围内的装机量增长还有足够的空间,尤其是海上风电和海外风电。
公司在这两方面都具备较强的优势,这也是从中长期而言,相比行业里的其他公司,新能源大爆炸更看好大金重工的原因。
风电行业从长期而言,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风机的大型化对行业造成了明显的价值通缩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两年开始明显在产业链上体现出来了,尤其是风机环节,今年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对而言,塔筒受影响小很多,几乎是除了海缆环节之外,受影响最小的一环了。
无论是风电行业接下来的主要发展潜力在于海上风电,抑或是风机大型化,运输半径限制越发明显,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指向了对于码头资源的争夺。
但码头资源是比较紧缺的,因为港口的建设不仅依赖于天然资源,基本上就沿海城市,还需要由当地政府规划,现在生产用10万吨级泊位数,每年增长量也不过就20个左右,而且能批给风电企业使用的更少,最多就个位数。
企业需办完港口岸线使用许可权证,审批后才能建码头,整个过程需要1-2年时间,对于风电行业,尤其是海上风电行业而言, 几乎就是“得码头者得天下”。
而大金拥有蓬莱基地,作为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风电海工基地兼风电母港,就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蓬莱海工基地已拥有 57 万平方米的海上风电塔架、单桩基础、深远海导管架专业化制造基地,年产能高达 70 万吨。制造车间建筑面积超过 20 万平方米。
此外,公司正在建设的盘锦和唐山基地占地规模甚至更大,码头设施条件也更加优越。公司还在积极布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基地,规划设计全球产能 300 万吨以上。
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去年陆续出逃的机构,从中报来看,很多都悄悄地回来了。
总体而言,作为海风塔筒龙头,在行业还在加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大金依然属于值得关注的小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