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SIII小于等于1.5KSm的由来,是否保守?
解析:
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中以梁为例,对承受弯曲梁的极限分析认为,一点的应力强度达到屈服极限时,整个结构并未失效,只有当全截面上各点的应力达到屈服并且形成足够的“塑性铰”时,结构才达到它的极限承载能力。举例如下:
一根受纯弯曲的梁,如图所示,假设梁的厚度为T,单位宽度。当梁受弯矩Me作用使其表面进入屈服时,按弹性公式计算,则有:
矩形截面抗弯截面模量如下图
此时的应力状态如下图(1)所示。再继续加载,根据图所示的应力—应变关系,其应力并不增加,而是使相邻面上相继进入屈服,如图(2)所示,此时若仍采用弹性公式计算,结果要比实际应力大,如图(2)虚线所示,而实际应力则为图中实线。再进行加载到Mp,可使全截面都达到屈服。此时的Mp可写成:
将求得的Mp带入式可得:若用弹性公式计算其最大应力
计算结果说明了当用极限分析时,其最大弯曲应力可达1.5倍的屈服限,结构才处于极限状态,计入安全系数后,强度条件可写成:
以上所述就是一次局部薄膜+一次弯曲应力强度控制值可取为1.5KSm的依据,控制一次应力极限是为了防止过分弹性变形,包括稳定在内。下图考虑安全系数后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