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科技评价过程中的悖论

1年前浏览1774

一个人饿了,却一直吵着要喝水;饿越厉害,喊叫的声音就越大。结果,水喝得越来越多,肚子却越来越饿。我国多年的科技政策,有似于此我们最需要的是高科技,现实中要的却是专利、论文、有身份和有帽子的人才.....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离呢?这样从产品谈起。  

我国一直重视高科技,高科技的载体往往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这种产品研制出来以后,可以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升。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高科技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产品本质上是支持持续改进的平台。华为、大疆、中控等成功的企业,无一例外地拥有自己的产品平台。这样的平台是创新的土壤和阳光。  

产品的自主开发非常重要。没有自主开发的平台,持续改进就难以进行,成果也难以有效地沉淀下来。持续改进难了,也就难以发展高科技。没有自主的产品平台,也就难以自主地升级换代。前些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自己的平台。这样,至多是在别人的平台上进行小改小革、国产替代。  

我国创新政策的一个重要误区,与这种产品平台有关。  

从技术角度看,自主研制出能够满足用户或市场需求的产品并走向市场是最难、最关键的技术突破。突破了这个关口,才会有后面的持续改进,而持续改进则是相对简单的。但是,我们是相对落后的国家,企业自主研制产品时的起点往往很低。在国际范围内看属于“低水平的技术”。比如,华为最早研制出来的交换机,性能就比国外差很多。我国民营企业最初的产品,往往都是科技含量很低的产品。  

我国在评价创新成果的时候,强调的往往是技术的相对优势和新颖性,常常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知道:越是落后的领域,对我国的重要性越强;领域越是落后,达到“国际先进”就越难。短期内实现“国际先进”,常常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呢?靠包装、靠吹牛。更有甚者,甚至会采用造假的办法。交大的陈进把买来的芯片换成自己的LOGO,就是典型。  

如果以获奖为目的,最好的办法是在别人的平台上“创新”。学术界常见的做法,是脱离平台谈创新,并美其名曰“核心技术”。但遗憾的是:这种“核心技术”往往难以持续发展,甚至难以落地、走向实用。很多项目获奖之后,也就束之高阁了。这样的评价制度,导致资源分配制度的失效,也败坏了科技风气。  

企业从事研发活动时,首先是要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要而不是专家的评价标准。由于国内高科技企业起步低,开发出来的产品往往并不先进,也难以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真正的科技型企业往往举步维艰。  

建立评价制度的本质作用是资源分配。从这个角度上看,评价制度是有问题的。有个成语叫做“买椟还珠”。我们的科技评价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真正有价值的是自主开发的产品,而我们关心的却是包装这些产品的专利、论文、技术指标和人才帽子。许多人凭着这些东西包装自己的成果,当上了教授、院士。但仔细想想:与华为、大疆的科技人员相比,谁的贡献大?换个角度:华为、大疆对国家的贡献很大,但又出了几个院士?有些地位很高的科技大佬,真实水平不如普通的工程师,就是这种评价制度导致的。  

这种悖论如何解决?在我看来,单纯从评价制度上看,很难改变。真正的希望在于民营企业。他们追求的是市场和用户的认可,而不是体制内的评价。民营企业的科技能力强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如果大家追求的都是体制内的评价和荣誉,就很容易陷入矛盾。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汽车芯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10-07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1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