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极片辊压后的性能演变——极片辊压后发生了什么?
如图1所示为锂电池制造工艺流程图,可知锂电池极片涂布/干燥后下工序即为辊压(Calendering),由此可见辊压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了。在锂电池极片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辊压,辊压后极片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哪些方面,以及正负极片在辊压过程中又存在哪些差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文献的学习。此外从工艺控制的角度分析,影响极片最终性能的工艺参数(辊压速度、辊压温度、辊缝大小),设备结构(辊径大小、轧辊数目、弯辊力),辊压方式(辊压道次)等如何调控和优化,也是极片辊压工艺的关键所在了。本文主要从极片形貌、力学、电学、电化学等方面总结极片辊压过程中的结构、性能演变。
极片辊压后最直观的变化即厚度变薄(如图2~4),辊压后的厚度与辊缝大小和辊压力相关。极片辊压前后的厚度变化以压缩率(compaction rate)表示,压缩率也就是极片的厚度应变。
图4 LiCoO2正极极片辊压后各组分体积分数变化极片厚度的变化与极片的面密度、孔隙率、活性物质体积分数等均存在数学上的相关性。极片涂层面密度为:Mc为涂层重量,ME 极片总重量,Mcc 集流体重量,A样品面积。
可知,随着辊压的进行,极片面密度不断增加,对应的活性颗粒体积分数也不断增加。
极片孔隙率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存在差异,理论计算依据各组分的质量配比,应用混合定理获得加权密度:
极片辊压后的形貌变化从目视和触感上也能得到体现,但并不直观,常规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扫面电镜(SEM)。如图5所示为NCM111正极片辊压前后的扫描照片,极片主要的形貌变化体现在:
④ 集流体与涂层结合增强,颗粒压入箔材表面形成凹坑(如图6);⑤ 活性颗粒破碎,二次颗粒间形成可见裂纹(主要发生在过压,如图7);⑥ 负极石墨片压缩变形,片层基面平行集流体,表现出“纤维组织”(如图8)。图6 LiFePO4正极片辊压前后的Al箔表面形貌对辊压后的极片进行拉伸测试,随着极片辊压程度的增加,极片的拉伸断裂强度和杨氏模量不断增加,如图9所示。极片辊压后各组合接触更为紧密,相互间的结合力增强,同时空隙和裂纹的减少也提高了极片的强度。杨氏模量的增加说明极片的弹塑性减弱,极片变脆。极片变脆不利于后续分切和卷绕,易形成应力集中和较大的内压力,在循环使用中造成极片的性能衰减。
力学性能的变化同时表现在涂层与集流体间的粘结性能上,即极片剥离强度的变化。通常极片辊压后涂层与集流体的剥离强度显著增加,如图10所示。
图10 LiCoO2正极极片辊压前后的剥离强度变化
正负极极片的辊压前后的导电性存在差异,石墨负极材料由于石墨片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辊压前后的紧密堆垛对其导电性的影响不大,然而大多数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较差,辊压促使活性颗粒之间、活性颗粒与导电剂之间、活性涂层与集流体之间的接触更紧密,极片导电性提高(如图11)。此外,电极配方也是影响极片辊压前后的电导率的重要因素,导电剂含量较高时,辊压前已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因此受辊压的影响较小(如图12)。
图12 不同导电剂含量的NCM111正极片辊压过程的导电性从电极的组成可知,锂电池极片由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和集流体组成。通常活性颗粒粒径为1~10um,导电剂粒径为10~100nm。极片未辊压前,利用压汞仪对极片进行孔径分布测量可知,孔隙分布表现为双峰结构特征。大的峰值孔径对应活性颗粒间堆垛形成的孔隙,小峰值孔径对应纳米导电剂之间形成的孔隙。随着辊压的进行,大孔径逐渐向小尺寸方向移动,且辊压初期这种变化较明显,小峰值孔径也逐渐向小尺寸方向移动,双峰结构逐渐演变为单峰结构,如图13所示。
锂电池极片孔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电解液的吸收和润湿性,孔隙率的减小和孔隙的收缩导致电极的迂曲度增加,电解液由隔膜向极片内部渗透阻力增加。图14利用多相点阵玻尔兹曼模型(LBM)模拟石墨负极电解液润湿过程,可知随着辊压程度的增加,电解液吸附量逐渐减少,孔隙率较小时电解液只吸附于表层,电解液渗透通道堵塞,其难以贯穿电极整个体积。
辊压工艺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从本质上分析,是多孔电极离子导电和电子导电的权衡与优化的过程。一方面,辊压促进了颗粒之间的接触,改善了电极的导电网络,提高了电极的电子导电性;另一方面,辊压显著降低了极片的孔隙率,电解液无法与活性物质形成良好的接触,使得充放电时Li+的传输严重受阻,电极极化程度增加。因此从应用的角度,储能型电池可增大压实密度提高比容量密度,功率型电池则需严重控制电极的孔结构,适当减小压缩率。辊压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除了与电极原材料、电极配方、集流体等因素有关,辊压参数、电解液等也会对最终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包括充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性能、高/低温充放电等。图15石墨负极辊压后电化学性能变化,辊压后石墨负极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均有所降低。图16为NCA正极辊压的电化学性能变化结果,可知辊压辊压显著提高了电极倍率性能和充放电容量。图17为LiFePO4正极极片辊压前后容量保持率,辊压显著提高了电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图17 LiFePO4正极辊压前后不同倍率容量保持率锂电池极片辊压过程中极片的厚度、形貌、孔结构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导致电极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的相反方向的变化。辊压的关键在于两种之间的协调、优化。通过学习辊压过程中极片的性能演变,个人对开始的疑惑有了一些认识:
(1) 无辊压制片:辊压工序并非必要,极片种类和配方有关。石墨负极极片辊压由于负极的变形和基面取向的原因,Li+的传质扩散严重 受阻,不利于活性材料容量的发挥,适当的辊压可提高极片的剥离强度,因此石墨负极常采用低辊压(light calendering)。新型粘结剂、集流体表面改性(涂炭、电晕、电化学腐蚀、箔材穿孔)织构和纯度控制或许能够克服力学性能的不足,实现负极无辊压。(2)孔结构优化:活性颗粒细晶化,细晶化直接由双峰结构跳到单峰结构,减小辊压的影响。当然多尺度晶粒混合工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辊压对孔结构影响。
(3)导电网络优化:除了集流体的改性降低接触电阻,导电剂类型、含量即分布控制使极片初始导电性能优异,从而减小辊压压缩率,改善离子导电。(4)辊压工艺参数控制:辊压压缩率优化是关键,辊压速度对极片结构的影响,热辊压的开发。
(5)辊压设备的开发:辊压机辊径/辊身规格选型,二辊轧机到四辊轧机的开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9-20
最近编辑: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