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锂电池回收产业相关政策梳理!

1年前浏览787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动力锂电池需求量快速增长,随着存量锂电池接近使用年限,未来锂电池报废量也将进一步增加,锂电回收行业步入爆发期。本文通过调研解析目前行业现状、回收方式分析,国内锂电回收产业里及相关政策等。



   
动力锂电池报废潮将至的大背景    

   

   

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160 万辆,同比增长 78.5%。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688.7 万辆,同比增长 95.6%。


我国新能源汽车于 2013 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于 2014 年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而我国运营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报废年限为 3 至 5 年,私人乘用车的动力电池报废周期为 5 至 8 年。随着 2014 年装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期临近,2021年起动力电池面临大量退役。


•根据《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 皮 书(2022年)》,2021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高达59.1万吨,其中废旧动力电池理论回收量为29.4万吨,3C及小动力废旧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为24.2万吨,其他相关的废料理论回收量为5.5万吨。预计2026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



   
回收方式:梯次利用+拆解回收    

   

   


动力电池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生产、使用、报废、分解以及再利用。车用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降低为80%后,其充放电性能将不能满足汽车行驶的要求,需要报废。此类动力电池除了化学活性下降外,电池内部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改变,电池容量低于60%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因此可以将电池容量在60%—80%范围内的电池重组,梯次应用于电能要求更低的场合;对于再利用循环寿命较小以及容量低于60%的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回收,提取出有价值的金属和材料,应用于电芯、模块、系统的生产,使动力电池整个生命周期形成一个闭环状态。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将电动汽车上性能下降到初始性能80%以下的电池退役、检测,然后将性能较好的电池筛选重组后在使用条件相对温和的场合进行二次利用,常用于储能、电信基站与低速电动车领域。


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将直接报废和梯次利用后的锂电池集中回收,通过物理、化学等回收处理工艺将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如锂、钴、镍、锰等提取出来,应用于电池再造。


图源:网络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逐渐向商业化、规模化发展。作为退役电池梯次利用领域最大的用户单位,中国铁塔规划继续扩大梯次利用电池的使用规模,并且停止采购铅酸电池,以梯次利用锂电池作为替代。


国内主要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主要技术路线为湿法。其中北京赛德美以磷酸铁锂修复再生为技术路线,衢州华友、哈尔滨巴特瑞、山东威能生产电池原材料,其 余均为三元材料的生产。以荆门格林美为例,回收得到的动力电池经放电、拆解、 破碎及分选等预处理步骤后,经过硫酸进行浸出,其滤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滤液 经过中和除去 Fe、Al 等杂质离子,再经萃取得到 Mn、Cu、Zn 硫酸盐,再经电 沉积得到 Cu 和 Zn。利用化学沉淀分离 Ni 盐 Co 盐,并经过酸浸,最后氢还原得到金属单质。


国内主流电池回收厂商中,中伟集团使用火法技术;衢州华友、豪鹏、格林美、 邦普循环、巴特瑞、芳源、旺能、天赐等均使用湿法工艺进行电池回收;格林美、 光华科技、赣锋循环、浙富控股等则使用湿法-火法交替冶炼的工艺技术。


图源:中电能协新能源汽车


未来,锂电、储能企业将成为梯次利用、材料再利用的关键环节,材料企业将成 为动力电池材料回收、体量的关键。


截至2022年11月,我国锂电池回收相关政策汇总如下:


     
     

图源:智研咨询

©文章来源于 ATC汽车技术会议



来源:锂电那些事
化学汽车新能源理论材料储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9-18
最近编辑:1年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2粉丝 182文章 220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