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芯片签核工具为何难以替代?需整个产业链的突破。(强烈推荐)

1年前浏览6247

微 信中聊到,有人竟然请朋友(开发过eco工具)帮忙开发pr工具。这是对pr工具有什么误会吗?pr算法一直是两大EDA公司的看家本领,核心机密。pr算法的好坏太容易判断了。拿一个极限的设计,比如高频cpu,哪个跑出来ppa好,那么哪个算法就好。评判标准简单,这就导致了除了优化pr算法外,没什么可以玩的花样。如今,这个市场上只有synopsys和cadence两家了。目前国内有公司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发力了,不过距离真正商还早。

今天我们不细聊pr工具,聊一聊签核(signoff)工具。从算法上,签核工具开发难度比pr工具低,毕竟,不需要考虑太多物理层面的东西。但是,要替代他们,难度却更高,特别是时序签核工具。要在EDA上实现国产替代,签核工具才是最大的boss。

芯片签核工具主要包含IR分析签核工具,时序分析签核工具,物理验证签核工具。

各大公司对于更换设计实现的工具通常持开放态度,哪家的效果好,就愿意用哪家的。但是对于签核工具的更换,则非常谨慎。毕竟,这是最后一道工序。

IR电压降分析目前用得最多的是Redhawk以及Voltus。随着工艺尺寸越来越小,IR对于芯片的影响越来越大。

难点在于动态电压降,这个和仿真的pattern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获得非常准确的电压降的数据,是非常难的。究竟是vectorless还是vcd的分析方法,哪个更准确,也有争议。

物理验证工具,主流为Mentor的Calibre。物理验证工具,主要是对gds里面的各种图形,按照foundry给的rule进行检查。输入数据比较纯粹,最后再把违例报告出来。因此,这个工具应该说是在签核工具中最容易被替代的。Synopsys也搞了个工具,也还是有不少公司在用了。相同的图形,相同的rule,那么最后能把违例都能检查出来就可以了。因此,如果进行国产替代的话,物理验证可能是最先被替代的产品。话虽如此,先进工艺的各种图形检查数以万计,开发这样的工具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另外,由于foundry提供的rule是用SVRF或者TVF格式,SVRF也是Mentor提供的标准,如果使用的话是否还需要Mentor的授权?

下面介绍最难被替代的EDA工具,时序签核工具。目前主流是Synopsys的PrimeTime以及Cadence的Tempus。Tempus是后起之秀,而PrimeTime一直以来就是业内的标准。

我们知道,很多大公司并不希望EDA公司一家独大,因此,他们多少会同时选择多家EDA公司的工具,引入竞争。PrimeTime除外。几年之前,STA签核,所有公司只认PrimeTime。随着工艺的演进,Cadence发力先进工艺。其工具Tempus也得到了行业老大台积电的认证。据说Tempus也已经有很多公司使用进行最后的STA signoff了。

不过,从PrimeTime中抢占市场份额并不容易。Cadence目前的做法是,买PR工具,送Tempus,或者换个说法,打包价。你不是不想用吗?免费的用不?有些客户本来想用PrimeTime,不过看到手头有了Tempus的license,primeTime又贵,何况Tempus也得到了foundry的认可,那就试试吧。Cadence其实也是借了Innovus的光,趁着ICCII还不成熟,Innovus大杀四方的时候,打包出售Tempus。不然,Tempus的首批用户可能很难找到。

foundry其实也不希望PrimeTime一家独大。不然,也容易被一家公司卡脖子。这也是他们会同时与多家EDA公司进行合作的原因。

对于EDA的客户,小公司和大公司考虑的方式不太一样。大公司需要采取一定的平衡策略。采众家之所长。而且不希望EDA公司一家独大,自己失去议价能力。小公司则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最小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小公司更多地采用PrimeTime的原因。相对来说,Tempus更难打入小公司市场。

Tempus正是靠捆绑销售,半买半送等策略加上foundry的支持,才在先进制程上得到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成熟工艺,foundry厂并不愿意再进行研发投入。

PrimeTime的地位是建立在数十年无数颗芯片,每年上千亿美元的芯片的检验基础上的。这个护城河够深吧。

后来者如果想和PrimeTime竞争,需要foundry的支持,客户的认可。当工艺开发完毕后,foundry会将精力投入到下一个节点的开发。基本上不会对原有工艺投入人力。因此,foundry的支持很难。客户呢?由于流片费用高昂,而STA签核工具是时序检查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并不愿意冒险采用新的工具。

有人可能会想,我可以用新工具进行检查,最后再用PrimeTime进行double check。我们可以设想,如果PrimeTime和Tempus检查出timing有一些小的偏差,那么你是修还是不修呢?如果修,那么你怎么敢在下一个芯片不用PrimeTime。因此,同时用两个signoff工具检查毫无意义。

换掉签核工具,首先必须有大客户无条件信任,然后再拿出量产数据。小批量的数据没有意义。而大批量的芯片,哪家公司愿意冒这个风险呢?

后来者可以拿出和report和spice仿真之间的差异。差异足够小,至少不能比PrimeTime差,这已经很难了。后来者还要说服客户,自己的tool和PrimeTime的差异是可以忽略的。这是更难的一步。尽管Tempus已经有一些客户进行时序签核,但是仍然有很多客户固守PrimeTime。可见,让客户改变签核工具,是非常困难的。

芯片不仅产业链长,而且各个环节之间往往相互耦合。签核工具要和客户,foundry长期磨合,改进。合作程度非常深。如果要进行替代,必须相关foundry,客户共同协作。这就需要整个国产芯片产业链共同协作进步。如果寄希望于单点突破,则非常困难。

可以这样理解,国产签核工具完成替代之时,就是国产芯片产业链崛起之时。


来源:白话IC
芯片Cadence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9-13
最近编辑:1年前
白山头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2粉丝 3文章 181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