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伙子,每天从早忙到晚。上午送外卖、下午摆地摊、晚上跑网约车。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把钱攒够,买了套价值1000万的房子。别人问他:你一年能赚这么多钱吗?小伙子说:我自己攒了1万,我爸爸给了我999万。
这个段子看似好笑,现实中的例子却很常见。比如,老板说:我今年特别努力,公司的利润大大增加。事实上他可能确实非常努力,但利润增加的关键是今年的市场特别好。同样,当我们向一个先进企业、先进人物学习时,你听到的逻辑就是合适的吗?
这个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听人讲数字化转型、讲创新时,我经常有种感觉:人们口中的逻辑是有问题的。按照他们的逻辑去做,根本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流行的逻辑往往是不合适的。一个逻辑流行,往往是因为它符合大众的口味、容易理解,而不是因为它贴近事实。这就好比:小说、评书、喜剧上的故事,往往不同于真实的历史。
这些年来,我一直试图弄清楚真正有效的逻辑,但感觉非常难。我发现:优秀的企业往往有很强的个性、难以复 制。更有甚者:我发现有个优秀的企业,许多特征违背权威性的观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我意识到:优秀的企业往往不断根据外部的环境,调整自己的产品体系和商业模式。久而久之,优秀的企业往往能够与自身的环境融为一体。由于环境不可复 制,企业的做法也往往不可复 制。环境不同,也就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
搞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关键要理解一些最基本的底层逻辑。从底层逻辑出发,才能看清问题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