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氢燃料电池之氢能系列研究!

9月前浏览3757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

燃料电池对环境无污染。它是通过电化学反应,而不是采用燃烧(汽、柴油)或储能(蓄电池)方式--最典型的传统后备电源方案。燃烧会释放像COx、NOx、SOx气体和粉尘等污染物。如上所述,燃料电池只会产生水和热。如果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光伏电池板、风能发电等),整个循环就是彻底的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过程。

国内氢气成本分布:

1、我们把制氢成本分为:可再生氢成本(绿氢)、清洁氢成本(绿氢和蓝氢)、综合氢成本(绿氢、蓝氢、灰氢); 

2、目前,各个地区的可再生制氢成本均高于工业副产制氢,更高于化石能源制氢;3、趋势上看,可再生制氢成本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副产和传统能源制氢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成本上升。

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国内电解水制氢装机有望扩大至100GW以上,碱性电解槽投资成本将从2020年的2000元/KW,降低至2030年的1500元/KW。同时,得益于可再生电力成本的降低,可再生电力制氢成本有望下降至13元/公斤,在成本上充分具备与化石能源制氢竞争的能力。

不同电解水制氢方式的成本拆分:

1、根据能源转型委员会测算数据,应用电网电力制氢时,燃料成本占比约80%,固定投资占比15%,运营费用占比5%; 

2、可再生能源制氢时,燃料成本占比60-70%,固定投资占比30%,剩余为运营费用;

3、天然气制氢(CCUS,碳捕获),燃料成本占比55%(现在更高),固定投资占比30%,剩余为运营费用。

常见的氢气储存、运输方式为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合金储氢三种方式,重点是安全、低成本提高质量储氢率。

1、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目前我国主要采用20MPa气态高压储氢与集束管车运输的方式;

2、当用氢规模扩大、运输距离增长后,提高气氢运输压力或采用液氢槽车、输氢管道等运输方案才可以满足高效经济的要求;

3、氢的储运体系建设,可以借鉴天然气储运体系,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储运方式。

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依次为:制氢、储运、加氢、能量转换(燃料电池)、用氢;我国已经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制、储、输、加、用等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

电解槽电解水制氢的核心设备

生产绿氢的核心是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

按照工作原理和电解质不同,电解水制氢技术分为4类:

1、碱性电解水(ALK);

2、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

3、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SOEC);

4、固体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AEM)。

目前国内超过95%的电解水都应用碱性电解水技术。

碱性电解水制氢的电解质为30%质量浓度KOH溶液或者26%质量浓度的NaOH溶液。 反应过程:在直流电下,水分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在电场和氢氧侧浓度差的作用下穿过隔膜到达阳极,并且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水。碱性电解槽主体由端压板、密封垫、极板、电极、隔膜等零部件组成。

©文章来源于Trend Bank,中泰证券研究所等

来源:锂电那些事

燃烧化学燃料电池电源电力电子新能源风能电场储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9-01
最近编辑:9月前
锂电那些事- Maken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188粉丝 140文章 1815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