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实用技巧之二|Ansys wb中模拟介质自重的三种方法

1年前浏览495

压力容器作为一种储存介质的设备,在对设备进行应力分析时,若介质自重对设备本体应力的影响较大,则不能忽视介质自重的影响,需将其与内压、管口载荷等其它存在的载荷一起考虑来分析设备本体的应力分布情况。那么如何模拟介质自重的影响呢?

Ansys分析设计人公 众号成立之初,介绍过关于设备自重的模拟方法,笔者觉得会对很对人有帮助,因此再次提出并基于Ansys wb作一简单介绍:

 

等效密度法

将介质的自重加上壳体的重量,然后除以壳体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等效的密度,并在材料属性模块“Engineering Data”中将默认的材料密度修改为计算所得的等效密度,即可实现对介质自重的模拟。(切记要在载荷施加部分施加上重力加速度g

 

例如:一台设备本体重量为7850kg,介质自重为3925kg,设备本体材料密度为7850kg/m3,那么设备本体的体积=7850kg/(7850kg/m3)=1m3则介质的等效密度=3925kg/1m3=3925 kg/m3,设备本体与介质自重总的等效密度=7850+3925=11775kg/m3因而只需在“Engineering Data”将密度由默认的7850kg/m3修改为11775 kg/m3即可。如下图所示:

 

等效加速度法

计算出壳体的自重,根据介质自重,由标准重力加速度折算出介质的等效加速度,并将介质的等效加速度+标准重力加速度的总和作为最终加速度施加在设备本体上。(切记采用Acceleration 施加重力加速度时,加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是相反的)

例如:同样设备本体重量为7850kg,标准重力加速度为9800mm/s2=9.8N/kg,那么设备本体的体积=7850kg/(7850kg/m3)=1m3,若介质自重为3925kg,则需满足(7850kg+3925kg)*9.8N/kg=7850kg/m3*1m3*g,则设备本体与介质总的等效加速度g=14.7N/kg=14700 mm/s2,因而只需在“Static Structural”模块施加加速度“Acceleration”并将密度由默认的9800mm/s2修改为14700 mm/s2即可。如下图所示:

 

质量点模拟法

计算出介质自重,并建立一个质量点“Point Mass”,以此质量点模拟介质的存在,将质量点的“Mass”定义为所需重量,并将其介质本体内表面进行耦合(若将此质量点与设备本体所有内表面进行耦合,则意味着质量点上的质量均匀的耦合在设备本体上;若将质量点耦合面定义为与设备的部分内表面进行耦合,则意味着质量只等效均布在耦合的面上,未耦合的面上则未分布介质质量)。因而此方法是最灵活的方法,最能实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介质自重的施加。

例如:介质自重同样为500kg,只需在“Geometry”中定义一个“Point Mass”,然后将质量定义为500kg,并将其与设备所有内表面进行耦合即可。如下图所示: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是在工程实际中应用还是偏少,仍属于小众技术,假如国内有10万压力容器从业者,但真正掌握分析设计技术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也就是1000人左右,未来分析设计是否会成为主流技术,笔者以为很难,原因如下:

1.压力容器行业是传统行业,且存在很大的风险性,设计人需承担终生责任,我相信没有人愿意放下安全性而去从成本角度去考虑成本的节约性,而且笔者见过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却越偏保守,所以质量和成本喊了那么多年也仅仅是一句口号,已然很难兼顾,更多的是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2.就国内常规设计的水平来说,笔者认为常规设计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能将常规设计的理论和经验结合的完美,提升压力容器的常规设计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虽然分析设计的理念比常规设计先进很多,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承载性能,真正从成本方面来考虑压力容器的设计,但就目前分析设计发展的状态来看,分析设计仍主要是用于局部危险件的校核,而并非整台设备都是基于分析设计的。就目前国内设计水平来看,常规设计尚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更无需论分析设计了,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成为压力容器设计的主流技术。

来源:ANSYS分析设计人
理论材料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8-26
最近编辑:1年前
ANSYS分析设计人
硕士 学贵得师,更贵得友!共同学习!
获赞 36粉丝 140文章 1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