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弹塑性分析的几个重要概念和操作注意事项

8月前浏览345

线弹性非线性弹性和塑性材料有何区别

线弹性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的卸载时沿原路径返回不会留下永久变形如图a所示)。

非线性弹性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卸载时不会留下永久变形如图b所示)。

弹塑性在加载的开始阶段是弹性材料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例如达到屈服点应力-应变关系变为非线性卸载后会留下永久的塑性变形如图c所示)。

简而言之线性和非线性的区别是指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是否保持线性比例关系弹性和塑性的区别指的是在卸载后是否会留下永久变形

什么是理想弹塑性弹塑性硬化模型二者有何区别  

理想弹塑性模型达到屈服强度后应力不再增大而应变则继续增大即变形处于不确定的流动状态在屈服点之后应力-应变关系变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a所示)。

弹塑性硬化模型达到屈服强度后应力和应变都可以继续增大此时应力是塑性应变的函数如果卸载后再次健在材料的屈服强度会会提高此即所谓的材料加工硬化

注意:(1)上图中的应变指的是总应变=弹性应变+塑性应变而在WB中只能输入塑性应变的值屈服强度时应变为0),不需要输入弹性阶段的数据

(2)在弹塑性分析的时候理论上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和弹塑性硬化模型计算结果应是一致的但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特别容易出现难以收敛的问题所以要采用弹塑性硬化模型

做弹塑性分析时是否网格越细化越好  

做弹塑性分析时网格密度和质量固然重要需要保证网格质量同时尽量细化网格但需注意的是并非是网格越细越好如果网格过于细化则也很有可能会导致难以收敛的问题例如如果六面体单元的边长为1mm,当其中某个节点出现0.2mm的位移时此单元仍可保持比较规则的形状不会造成收敛问题但如果网格细化10则六面体单元的变成变为0.1mm,如果此时再出现某个点发生0.2mm的位移那么此单元就可能会变得严重扭曲导致分析难以收敛所以在分析之前要根据模型实际情况及有可能发生的位移大小进行网格的适当细化切勿进入网格划分越细越好的误区究竟什么样的网格密度是适当的无法一概而论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进行弹塑性分析时对单元类型的选取有何特殊要求  

在弹塑性分析中尽量不要使用二阶单元二阶单元容易产生体积自锁如果使用二阶完全积分单元则很容易产生体积自锁现象如果使用二阶减速积分单元当听辨大于20%~40%需要划分足够密的网格才不会产生体积自锁现象此时又回到上一个问题足够密究竟多少足够呢太细了又会不收敛很难把握合适的网格密度因此建议选择的单元类型为一次减缩积分单元在模拟非线性变形方面较合适的一种单元不会出现体积自锁但是一阶减缩积分单元容易出现零能量模式的沙漏现象因而也需要控制网格密度厚度方向至少划分34以避免沙漏现象

当弹塑性分析无法收敛时最笨但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当弹塑性分析无法收敛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去除材料中的塑性材料参数先做最简单的线弹性分析如果这时分析同样无法收敛则说明并非塑性材料方面的问题而是模型中存在其他方面的错误有可能是模型本身的错误有可能是约束不够有可能是载荷施加不对有可能是定义的接触不对等等原因不收敛的原因很多在很多情况下真正的错误原因并不是我们能想到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一步步简化模型去掉所有复杂的自己不熟悉的模型参数采用排除法一步步进行排除一直简化模型直到模型能够收敛为止然后再逐步把简化掉的模型参数一步步恢复如果发现在恢复某种参数时模型变得无法收敛就很可能是这个参数存在问题其实上述是很笨的一种方法但恰恰又是最有逻辑性的一种方法如果在没有更好的方法时也只能一步步进行排除另外如果自己觉得哪地方很有把握而哪些地方没有把握则优先去检查没有把握地方的问题或在有些地方很有把握绝对不会出现问题均可减少排除错误的时间

模型建立和简化过程中需注意哪些事项  

建模时应尽量避免过大的钝角或过小的尖角部分一句话简言而之凡是会出现应力奇异的结构都应当尽量避免这些区域的存在会极大的影响网格单元形状和质量很容易造成计算不收敛问题应尽量利用对称性只取1/2、1/41/8模型建模减小模型规模减少载荷和约束的数量缩短计算时间提高网格质量降低收敛难度提高计算精度

单位一致和载荷施加注意事项  

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要保持一致不管何种分析类型这都是最基本且必须的但在弹塑性分析中单位不一致的后果会直接导致计算不收敛试想如果单位不一致造成模型中的载荷远远大于其所能承受的载荷则模型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分析计算自然会无法收敛即使模型中各个量的单位是正确的同样应该注意施加的载荷大小要符合工程实际避免模型出现过大的不符合实际的变形另外尽量不要对塑性材料施加点载荷点载荷会造成局部变形或应变过大同样也会造成无法收敛的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面载荷或线载荷或将点载荷通过耦合约束耦合到一个切出来的小面上让面上的节点共同承担载荷避免直接在某个模型角点或单元节点上施加载荷

载荷步的设置直接决定弹塑性分析的收敛时间及是否收敛  

在加载过程中设置足够多的子步数等比例逐渐施加载荷并保证在一个时间步内最大的塑性应变增量小于5%;载荷步的设置不仅影响到计算结果甚至会计算是否会收敛因而载荷步的设置是一个需要摸索和经验的活如载荷步设置的较少则计算可能发散若载荷步设置的过多则计算时间有可能会大大增加可通过力的收敛曲线初步判断计算的收敛性但请记住一句话如果在载荷步的第一步就计算就不收敛那么这个模型必定是不收敛的一定要保证在第一步时收敛曲线在收敛准则以下否则可直接停下计算查询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必继续浪费几小时的时间之后才发现不收敛

为什么单元积分点上应力计算结果与云图显示应力值不一致  

云图上显示的结果是网格节点的应力值是高斯积分点处的值通过插值外推得到的因而网格节点上的应力值与积分点上的应力值并不一致如果节点上的结果与积分点上的应力值相差很大则间接说明相邻单元之间的应力应变变化非常剧烈网格划分过于粗糙可细化网格降低单元节点与高斯积分点上的应力差值

弹塑性分析时输入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越多越好  

输入塑性材料数据时不需要输入过多的数据点以避免应力-应变曲线出现轻微的锯齿形进而导致分析计算不收敛只需在数据中选取适当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数据点构造成一条平滑的应力-应变曲线即可且不可出现颈缩现象后的数据点即应力-应变曲线应该改是单调向上的如果出现颈缩后下降段的真是应力则有可能会出现收敛问题要让塑性数据最后一行中的塑性应变大于模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塑性应变值始终保证应力-应变曲线式单调向上的

来源:ANSYS分析设计人
非线性理论材料控制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8-26
最近编辑:8月前
ANSYS分析设计人
硕士 学贵得师,更贵得友!共同学习!
获赞 24粉丝 109文章 145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