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课程
培训
文章
案例
问答
需求
服务
行家
赛事
热门搜索
发布
消息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文章
/
详情
一张图直观的看明白许用应力的来源和安全裕量究竟有多少!
ANSYS分析设计人
2年前
浏览4920
关注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下图为矩形截面梁在拉、弯联合作用下达到极限状态时的破坏条件和设计准则图:
该图是由矩形截面梁在拉、弯联合作用下达到极限状态时的推导公式而得到的,公式如下,关于公式的具体推导过程可查看材料力学等相关方面的书籍,本文中不再赘述了。
式中:
σ
t—
为梁截面中的拉应力;
σ
B—
为梁截面中的弯曲应力;
σ
s—
为梁材料的屈服强度;
根据上面的公式并以σ
t/
σ
s
为横坐标,以(σ
t+
σ
B
)
/
σ
s
为纵坐标,便可得到矩形截面处在完全塑性状态时的破坏应力曲线
AB
(即矩形截面梁在拉、弯联合作用下达到极限状态时的破坏条件),如上图所示,表明在曲线
AB
包络线以内梁在拉、弯联合作用下未达到极限承载状态,不会发生破坏;而超出包络线以外便达到极限承载状态发生破坏。
由上图可看出:
(
1
)当σ
t
=0
时,(σ
t
+
σ
B
)
/
σ
s=1.5
,即σ
B
=1.5
σ
s
(图上的
A
点),此时为梁受纯弯曲作用时的极限状态,σ
B
若大于
1.5
σ
s
,梁便达到纯弯曲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并会发生破坏;
(
2
)当σ
t
=
σ
s
时,即σ
B
=0
(图上的
B
点),此时为梁受纯拉伸作用时的极限状态,σ
t
若大于σ
s
,梁便达到纯拉伸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并会发生破坏;
(
3
)曲线
AB
上其它各点表示在σ
t
和σ
s
联合作用下,梁达到极限承载能力并发生破坏时相对应的σ
t
和σ
s
值。
以上推导出的梁在纯拉伸、纯弯曲或拉、弯联合作用时的极限破坏条件为理论值,而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并不能以此来限定,还应考虑其它各种因素并给予一定的安全系数以进一步确保工程应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国标准和
ASME
标准均取安全系数
n
s
=1.5
,故对于拉、弯联合作用下的破坏曲线除以
1.5
后得到如下图红色包络线部分来确定许用应力值。
由上图可看出:
(
1
)纯弯曲时(σ
t
=0
),弯曲应力许用值
[
σ
B
]=(1.5
σ
s)/n
s
=(1.5
σ
s)/1.5=
σ
s
(即图中
A’
点);
(
2
)纯拉伸时(σ
B
=0
),拉伸应力许用值
[
σ
t
]=
σ
s/n
s
=
σ
s/1.5≈0.67
σ
s
(即图中
B’
点);
(
3
)在σ
t
和σ
B
联合作用下,σ
t
和σ
B
许用值是沿红色曲线部分变化的,但为了简化并确定统一设计准则以方便工程设计用,将红色曲线部分简化为水平线
A’B’
,即在σ
t
和σ
B
联合作用时,也将
[
σ
t
+
σ
B
]
许用值限制在<σ
s
以内。这样简化,方便了设计准则的确定,但同时我们也可看到这种简化使得安全裕量变更大了。比如上图中,当σ
t
在
D’
点时,
[
σ
t
+
σ
B
]
的许用值在
E’
点,是大于
1.0
的,而现在将
[
σ
t
+
σ
B
]
统一限制为水平线
1.0
以下便多了一部分安全裕量,当然这对于工程设计是更为安全的。
上述
A’B’C’
矩形包络线以内,便是工程设计确定许用应力值的设计准则。
可见,该设计准则是基于极限载荷设计的思想,考虑了安全系数
1.5
并经简化后,来最终确定许用应力值的。
应力分析中对于一次总体薄膜应力、一次薄膜应力
+
一次弯曲应力的设计许用应力强度便是基本本文中的原理确定的,比如:
一次总体薄膜应力
S
Ⅰ
≤
0.67
σ
s=0.67
×
1.5Sm =Sm
;
(
按上文中的许用值
[
σ
t
]来确定的)
一次薄膜
+
一次弯曲应力
S
Ⅱ
≤σ
s=1.5Sm
;(按上文中的许用值
[
σ
t
+
σ
B
]来确定的
)
来源:ANSYS分析设计人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理论
材料
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8-26
最近编辑:2年前
ANSYS分析设计人
硕士
学贵得师,更贵得友!共同学习!
关注
获赞 41
粉丝 186
文章 157
课程 0
点赞
收藏
0/200
清空
提交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ANSYS WORKBENCH 循环对称结构实例分析教程(补充)
Maxwell实战案例-24 平板直线感应电动机电磁场仿真
Maxwell实战案例22-电磁阀电磁性能仿真计算分析专题技术
ANSYS Workbench传热理论与案例剖析公开课(培训试听)
相关推荐
ANSYS LS-DYNA碰撞与冲击仿真实战:整车电池包碰撞/无人机手机跌落/侵彻/鸟撞等7大工况
ANSYS Workbench橡胶有限元计算理论与案例剖析
ANSYS显示动力学案例1-弹丸冲击(侵彻)靶板的破坏仿真-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材料本构模型及失效机理
ANSYSWokrbench显示动力学案例6子弹冲击侵彻油箱流固耦合仿真及理论分析油箱破坏燃烧机理
最新文章
美方取消10%关税;碳酸锂再度突破8万/吨;广东企业500强出炉;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通信演义(一):希尔伯特是谁?居然还有以他命名的滤波器呢?(2)
CFD|水利领域应用常见QA(必看)
理解主应力与最大剪切应力
川渝地层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进展
热门文章
通用/泛亚/蔚来/弗迪/上海电驱动等百位新能源专家确认发言,易贸三电活动6月苏州见
一种降低电池温差的装置
涡结构提取
Fluent湍流模型中壁面函数选择建议
湍流与涡流的区别
其他人都在看
天洑软件DTEmpower获国家级与省级双重认可,以创新技术赋能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天洑受邀参加汽车零部件及智能制造产业产学研对接暨江苏省清华大学校友会
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11kW双向CLLC变换器参数设计资料!
BIOVIA AI 赋能记 | 药物研究化学家的AI好朋友
工程师在什么情况下成长最慢或最快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联系客服
人工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30-19:30
非工作时间请在微信客服留言
客服热线:
4000-969-010
邮箱:
service@fangzhenxiu.com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莱锦创意园CN08座
帮助与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