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做考题解问题 学习电磁兼容知识

1年前浏览620

第1947期

一. 填空题 

1.电磁干扰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两类:   传导      辐射   

2. 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包括   电流源      磁流源   辐射。

3. 如果近场中源是电场骚扰源,那么干扰源具有    电流、    电压的特点。

4.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   干扰源      传输通道      敏感接收器   

5.常见的电阻藕合有   公共线路   产生的藕合干扰、   公共地线   产生的藕合干扰、   公共电源内阻   形成的藕合干扰。


6.屏蔽效能SE分别用功率密度、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来描述应为   10logP1/P2      20logH1/H2      20logU1/U2   

7.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通带内呈  低  的串联阻抗和  高   并联阻抗。

8.辐射干扰的传输性质有:   近场   藕合及   远场   藕合。

9.双绞线多用于      频工作范围,在单位长度线长中互绞圈数越      ,消除噪声效果越好。在额定互绞圈数中,频率越    高   屏蔽效果越好。


10.反射滤波器设计时,应使滤波器在阻带范围,其  并联  阻抗应很小而 串联  阻抗则应很大。

11.100V=  40  dBV=   40000   dBmV  

13.减小电容耦合干扰电压的有效方法有三种:   减小电流强度      减小频率      减小电容   

14.金属板的屏蔽效能SE(dB)包括   吸收损耗      反射损耗      多次反射损耗   三部分。


15.传导敏感度通常用  电压  表示、辐射敏感度可以用  电场  ,或  V/m  表示。

16.传导干扰的传输性质有  电阻  藕合、  电容  藕合及  电感  藕合。

17.信号接地的三种基本概念是   多点      单点      浮地   

18.静电的产生   摩擦      碰撞分离   带电和   感应   带电。

19.  硬件技术  法、  软件技术  法、  软硬件结合  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三种方法,其中  软件技术  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特有的方法。

20.一般辐射源依其特性可分为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在近场为  高阻抗  场,电流源在近场为  低阻抗场  场,近场和远场的粗略划分为,当   r³0.15915λ  时为远区场。

21.在均匀屏蔽理论中,供评定屏蔽材料用的屏蔽效能计算公式,常用的是谢昆诺夫公式。它是利用          原理,金属板的屏蔽效能有  吸收损耗      反射损耗    多次反射损耗  等三种损耗决定。

22.抑制瞬变骚扰的常用器件有  压敏电阻    瞬态抑制二极管    放电管  等。

23. 辐射功率密度伤害规格定为   10mw/cm3    ,(f>1G)。国家标准辐射场强密度值在30300MHz频段均定为   1mw/cm3    因为人体在此频段对微波有   最大吸收   

24.人对电磁辐射的感觉有   非热   感、   热   感和   结点谐振   感。


二.选择题

1.感应近区场的特点                             ( B )

  A:电场和磁场都和距离成反比;

  B:在传播方向上不是横电磁场,在传播方向上有场分量;

  C:波阻抗是常数。

2.以下可用于抑制消除共模阻抗藕合的是:             ( C )

A:共用接地面;      B:不平衡电路;        C: 中断接地环路

3. 孔缝的泄漏程度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 A )

A:缝隙的泄漏比孔洞的严重;  B:孔洞的泄漏比缝隙的严重;   C:一样

4. 接地设计中,以下正确的是                       ( B )

A:所设计的接地参考平面应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B: 在信号线与电源线必须交叉的地方要使导线互相垂直

C: 端接电缆屏蔽层时,应使用屏蔽层辫状引出线。

 

5. 隔离变压器用在抑制何种模式干扰?           ( A )

A:共模干扰;    B: 差模干扰;          C:都可以

6. 导线之间有两种串扰机理,其耦合方式的粗略判断为      ( A )

A:当源电路与接收电路的阻抗之乘积小于3002 

时,磁场耦合为主;

B:当源电路与接收电路的阻抗之乘积小于3002 

时,电场耦合为主;

C:当其乘积大于10002 时,磁场耦合为主

 

7 平衡电路对地环路干扰起到             ( A )

A:抑制作用;      B:加大干扰;          C:一样

8. 射频搭接电阻一般要比直流搭接电阻       ( A )

A:大;           B:小                   C:一样

                

12.为减小耦合场强干扰,导线如在开口附近,导线走向应该    ( B )

  A: 平行于开口方向        B:垂直于开口方向        C:随便

13. 同轴电缆用于高频信号传送,一般线长大于l/10时应          ( 

A:单点接地;     B:都可以         C: 双点或多点接地

14.各种瞬态干扰中波头最陡,频率最丰富的干扰源是           ( A )

AESD       B:EFT             C: SURGE

 

15.辐射近区场场点与源点之间的距离及和干扰源的工作波长λ的关系是  ( A )

Ar0.15915 λ; B015915 λ r159154 λ;  C: r159154 λ

16:关于电场骚扰源和磁场骚扰源                      ( C )

A:如果源具有大电流、低电压的特点,那么近场中源是电场骚扰源

B:如果源具有高电压、低电流的特点,那么近场中源是磁场骚扰源

C: 避雷针导入大地的雷电流在近场主要是磁场骚扰源 

17.接地方式当系统的工作频率很高,为f>10MHz时,应选择     ( B )

A:单点接地系统;       B:多点接地系统       C:混合接地系统

18. 两同轴电缆间射频耦合的测定中试验结果表明:         ( B )

A:发送电缆的负载浮地,而接收电缆的负载接地时,电缆间的串扰为最小;

B: 发送电缆的负载接地,而接收电缆的负载浮地时,电缆间的串扰为最小;

C:发送电缆的负载接地,而接收电缆的负载接地时,电缆间的串扰为最小。

 

三.  名词解释

1.电快速脉冲群

由电路中的感性负载断开时产生。其特点不是单个脉冲,是一连串的脉冲,因此,它对电路影响较大。因为一连串的脉冲可以在电路的输入端产生累计效应,使电平干扰的幅度最终超过电路的噪声门限。

2.吸收滤波器

吸收滤波器是由有耗元件构成的,它通过吸收不需要频率成分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来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

3.(对骚扰的抗扰性

装备、设备或者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4.屏蔽原理的传输线理论

将屏蔽壳体比作为传输线,并认为辐射场通过金属时,在外表面被反射一部分,部分在金属内传播:被吸收而受到衰减。

5.电磁辐射中间区

中间区是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生活、工作和居住的所有人可能产生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该区域内不能建造疗养院、医院、学校和具名住宅,但是可以建造机关和工厂。

6.瞬态干扰

时间很短,但幅值很大的电磁干扰。

7.屏蔽原理的涡流效应

电磁波在金属壳体上产生感应涡流,而这些涡流又产生了与原磁场反相的磁场,抵消削弱了原磁场而达到屏蔽作用。

8.电磁辐射安全区

   是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生活,工作和居住的所行人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因此该区域可以建造所有的人的活动场所。

9、SAR——吸收比率

吸收比率或总体能量吸收比吸收率是指单位重量组织中吸收的电磁波功率(w/kg)。

10.SPD

浪涌保护器,是用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雷电流进行分流的器件,一般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11.横电电磁波

TEM波:在传播方向上没有电场和磁场分量,称为横电磁波。

12.公共阻抗耦合

由于两个以上电路有公共阻抗,当两个电路的电流流经一个公共阻抗时,一个电路的电流在该公共阻抗形成的电压就会影响到另一个电路,这就是公共阻抗耦合。

13.电磁干扰安全余量(EMISM)

敏感度阈值和关键测试点或信号线上的干扰比值。

14.屏蔽效能 

屏蔽体的好坏用屏蔽效能来描述,屏蔽效能表现了屏蔽体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屏蔽效能定义为屏蔽前某点的场强与屏蔽后该点的场强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15. 串模干扰

串模干扰是指干扰电压与有效信号串联叠加后作用到仪表上的。串模干扰通常来自于高压输电线、与信号线平行铺设的电源线及大电流控制线所产生的空间电磁场。

16.波阻抗

将空间某处的电场和磁场的横向分量的比值称为媒质的波阻抗。

17. 天线效应

任何载有时变电流的导体都能向外辐射电磁场,同样,任何处于电磁场中的导体都能感应出电压。因此,金属导体在某种程度上可起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作用。

18.共模干扰

相线和地、中线和地之间存在的骚扰信号称为共模骚扰信号。

 

四.问答题

1.截止波导管的注意事项与设计步骤有哪些?

注意事项:

1)绝对不能使导体穿过截止波导管,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电磁泄漏,这是一个常见错误

2)一定要确保波导管相对于要屏蔽的频率处于截止状态,并且截止频率要远高于(5倍以上)

需要屏蔽的频率设计截止波导管的步骤如下所示:

1) 确定需要屏蔽的最高频率Fmax和屏蔽效能SE

2) 确定截止波导管的截止频率Fc,使fc≥5Fmax

3) 根据Fc,利用计算Fc的方程计算波导管的截面尺寸d

4) 根据d和SE,利用波导管吸收损耗公式计算波导管长度t


2.构成辐射干扰的三要素是什么?

(1)辐射干扰源向外辐射能量的特性

(2)辐射干扰传输通道,即介质对电磁波能量的损耗程度

(3)辐射干扰接收器的敏感度,方向性,计划性,选择性带宽等


3.低频磁场屏蔽材料选择原则有哪些?

低频(1000KHz以下)磁场的屏蔽常用高磁导的贴磁材料(如铁、硅钢片),其屏蔽原理是利用铁磁材料的高磁导特性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

①为获得更好的磁屏蔽效果,需选用高导磁材料,并要使屏蔽体有足够的厚度,有时需要更多层屏蔽

②用铁磁材料做的屏蔽罩,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不应有开口或缝隙③铁磁材料的屏蔽不能用于高频磁场屏蔽


4.为何辐射强度伤害常定在30300MHz

经查国家标准及军方标准辐射场强密度值在30~300MHz频段均定为1mW/cm2,因为人体在此频段对微波有最大吸收量,如30MHz波长为10m,四分之一波长为2.5m。300MHz波长为1m,四分之一波长为0.25m,依据射频共振原理四分之一波长为共振区,人体对次频段有最大吸收能量,故在此频段内微波对人体伤害最大。


5. 比较三种瞬态干扰的特点有何不同?

(1)脉冲上升时间:ESD—极快,<1nsEFT—很快,约5ns,浪涌慢,ms数量级

(2)能量:ESD — 低,EFT(单个脉冲)— 中等,浪涌— 

(3)电压(负载阻抗高):ESD — 15kV以上,EFT — 10kV以下,浪涌— 10kV

(4)电流(负载阻抗低):ESD —人体放电为几十A,装置放电可达数百A

EFT—几十A,浪涌几千至上百千安


6.波导衰减器的原理是什么?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屏蔽效能主要决定于什么?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波导对于在其内部传播的电磁波,起着高通滤波器的作用,高于截止频率的电磁波才能通过。

屏蔽效能主要决定于波导管的截面形状,截面尺寸,还有波导管的长度和其截止频率。


7.对较大型开口或通风口如何做好屏蔽?

(1)覆盖金属丝网

将金属丝网覆盖在大面积的通风孔上,能显著地防止电磁泄漏。金属丝网结构简单成本低,通风量较大,适用于屏蔽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2)穿孔金属板

一般而言,孔洞尺寸愈大,电磁泄漏也就愈大,屏效愈差,为了提高屏蔽效能,可在满足屏蔽体通风量要求的条件下,以多个小孔代替大孔。

(3)截止波导通风孔

金属丝网和穿孔金属板在频率大于100MHZ时,其屏效将大为降低。尤其是当孔眼尺寸不是远小于波长甚至接近于波长时,其泄漏将更为严重。由电磁场理论可知,波导对于在其内部传播的电磁波,起着高通滤波器的作用,高于截止频率的电磁波才能通过。


8.计算机电磁泄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如何防止?

主要途径:

(1)无信息调制的电磁辐射

(2)并行数据信息的电磁辐射

(3)寄生振荡

(4)计算机终端的视频信号辐射

(5)计算机显示器阴极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

如何防止:

(1)信号干扰技术

(2)屏蔽技术

(3)低辐射技术


9.良好搭接的作用是什么?

(1)减少设备间电位差引起的骚扰

(2)减少接地电阻,从而降低接地公共阻抗骚扰和各种地回路骚扰

(3)实现屏蔽,滤波,接地等技术的设计目的

(4)防止雷电放电的危害,保护设备等的安全

(5)防止设备运行期间的静电电荷积累,避免静电放电骚扰。

10.哪些方法可用于抑制消除共模阻抗耦合?那些方法可用于切断共模地环路?

切断共模地环路方法:

(1)调整接地点的选择

(2)差分平衡电路

(3)隔离变压器

(4)纵向扼流圈

(5)光电耦合器


11.为何使用双绞线,其对不同频率噪声控制效果如何?

双绞线作为传输线对于抵抗电磁感应干扰有较好的性能,是现代高速计算机与实时控制系统常用的一种传输线,它波阻抗高、体积小、柔软。其适用频率为几到几百兆HZ。

双绞线能够有效地抑制磁场干扰,这不仅是因为双绞线的两根线之间具有很小的回路面积,而且因为双绞线的每两个相邻的回路上感应出的电流具有相反的方向,因此相互抵销。


12. 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三种方法各指什么?最突出的特点和独到之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硬件法、软件法、软硬件结合法是计算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三种方法,其中软件法和软硬件结合法是计算机突出的特点和独到之处。


13.常见的电阻藕合有哪些?

(1)公共地线阻抗产生的藕合干扰。

(2)公共电源内阻产生的藕合干扰。

(3)公共线路阻抗形成的藕合干扰。


14. 请叙述金属板屏蔽体利用传输线原理表征的屏蔽效能。

利用传输线原理,在屏蔽板是薄的无限大平面和入射波为垂直入射的横电磁波条件下成立时,用一段长度为屏蔽板厚度t,特性阻抗为屏蔽本征阻抗的有损耗传输线代替金属屏蔽板:金属板的屏蔽效能SE(dB)SE=A1+A2+A3

A1—吸收损耗(dB) A2—第一内边界、第二边界的反射功率损耗之和(dB)A 2=R1+R2 A3—屏蔽的内表面之间的多次反射的因素(dB)。若A115dB, A3可忽略。

【文章整理】电磁兼容之家

【声明】文章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来源:电磁兼容之家
碰撞非线性电源电路电磁兼容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9-02
最近编辑:1年前
电磁兼容之家
了解更多电磁兼容相关知识和资讯...
获赞 25粉丝 152文章 2110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