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产工业软件之管窥—读“陈立平:关于中国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的思考”

1年前浏览15130





读“陈立平:关于中国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的思考”



在此遥祝农神袁隆平老爷爷,


五谷玉金,拜祝农神:后稷袁老,农业之神。解民饿羸,功德永存。佑我中华,岁星长生。小民开业,祈请玉成。

1.工业软件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工业软件是产品。有人说,工业软件是工具。有人说,工业软件是载体。等等这些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心中的答案。

后来,某一天,站在水田边,看着无人机撒着农药。波光鳞鳞的水光,反射到我的视野里。我才恍然大悟。由于语言表达不够练达,我就啰嗦一下,描述这个认知。

我们都知道,农民种植各种农作物,必然进行深耕,细作,撒种,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直至收获,储藏,如此往复。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那就是阳光雨水。很多不识农稼,总以为农业就像工业,必须朝九晚五,准时上班。不完全是,不仅仅是。农稼活,要早起打农药,趁阳光未炽,打下农药,能够使农药的作用更好一些。该施肥时必须施肥,不该施肥的时候坚决不能施肥。要看准时机,要跟着农稼的习性走。除此之外,就是等待。回过头来,再说“阳光雨水”的事。没有阳光雨水,农稼就不能光合作用,就不会发芽,也会停止生长。农稼,是个看天吃饭,抢天时,抢地利,抢人和的辛苦活计。而工业软件更像工业的“阳光雨水”,能够在人力之外,如同阳光雨水,促进工业的发展,填补人力机械之外的“天时”。如同四季和日夜,陪伴着工业互相成长。单纯地把工业软件看作某种局部概念,无疑是狭隘的。

2.工业软件能做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CAD/ CAM /CAE /EDA /PLM/ERP/MES/MRO等等。这可能是专业性回答。但是专业性本身就代表局限性。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不见得谁更怎么一些。因为“预判”有两个极端,否定“某个假设”,确定“某个假设”。预判不是没有前提!这个前提是我们看见的,还是我们“只能看到的”?

就单独来说,从使用者的角度,工业软件是工具。这句话正确,但不完整。工业软件是工具体系。工业软件是使用工具的工具。CAD软件,是实现设计的工具体(系)。CAM软件是使用CAM机床和刀具的工具体(系)。

工具和工具体的同异,就在概念和实际应用。工具在概念上包含了工具体。在实际应用中,工具体包含了工具和体系。不仅仅是软件开发者的野心,更取决于开发者的视野格局。国内,翻译国外相关资料时,要注意工具和工具体(系)很多时候,是混淆的。不仅仅停留在and /OR.

另外,我们由于缺乏原创性的概念体系。我们总是把工具体和目标体分开。这种思维看似没有多大区别,事实上在CAD/CAM等软件开发过程时,会出现知见障,知见障还是可取的,就怕形成“这个和那个”的分别心。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它们分开,又算个什么事?氢和氧原子可以分开吗?分开了,没有氧,我们怎么认识氢。没有氢,我们怎么认识氧?知见障和分别心会逐渐泯灭研究过程中的客观性。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创造”是个极其广袤的概念。盘 古开天地,是创。女娲造人是创。仓颉造字是创。十二时辰十二生肖也是创。创新是个比发明更大的范畴。但是在我们了解西方的语境之后,才发现一个事实。创造发明,过于拔高科学的高度。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非发明。我们仅仅是在语言和物质重复复 制解构这个世界的某种发现,而已。这一点就弥足珍贵了。好高骛远也罢,仰望星空也罢,笃定求实,发现也是一件很快乐的过程。

所以,我今天,也慢慢顺着这个逻辑,得出一个结论。工业软件就是工具体系。以前或许不是,现在将来必然是,也必须是。


3.工业软件有哪些?

在我的角度里,所有的软件,小到一个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大到电力控制系统,宇宙飞船的超级计算机,再到我们日常使用的QQ/播放器,都是工业软件,当然也包括中文输入法。这些统统都是工业软件。包括微软系统,机床控制器。

在这里,不得不提这两位前辈先驱。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永民,王码五笔输入法之父。一个搞的是输出,一个搞的是输入。王选1937年出生,王永民1943年出生,两人可说是同时代的人。不过王选在2006年因病早逝。



王选院士,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计算机个人PC开始风靡全世界的重要节点上,创造了汉码。捍卫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里的不可侮辱的地位。

作为80后,我对这件事深有感触。自己的性格本来就桀骜不驯,从不认为什么绝对性不可能。当时,在90年代,计算机以国家军事领域为主,所以地位超然。而且计算机相关都是英文。所以国际上和国内,绝大多数人认为中文汉字与计算机是“绝缘体”。作为紧跟时事的小伙伴,为了这个理念之争,那是没少打架,衣服都扯破好几身。有的小伙伴,是教而学型,别人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而我。则不然,我想学和你想教既不绝对也不必然。当时国内舆论界大肆宣扬“欧美创造了计算机”“XX创造了系统”。我承认差距,但是嗤之以鼻“创造”这两个字眼。在我心目中,创造无异于盘 古开天女娲造人伏羲演卦。发明就是发明,发现就是发现。没办法,嘴上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手上解决。当时正值农忙,有的是条件,最后带着一身草壳回家,竹笋炒肉那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从这件事,反衬出“王选王王永民”的时代精神。当然了,这些跟“精日精美”者没半分关系。

王永民教授的贡献,不亚于王选院士。很多东西普及了,进入千家万户,才会爆发出不竭的生命力。王选院士的发明,或许距离普通人很远。但是,王码一出,就让当时国内那些唱衰中国的那些人,闭上了臭嘴。也符合当时国内的时代精神“实干兴邦,实业报国”。

借用毛主席的话就是“国际上争了面子,站直了腰板。国内团结了群众,增强了凝聚力”。

有些人会说,输入法有什么难的。就那么简单。我只能笑笑。我只知道,如果让美国人开发中文输入法,这个难度非常高。我只知道,在英语系统上开发中文输入法,这个难度超过前者。

我再假设,如果站在王选院士和王永民教授的角度,可能更愿意开发国产系统的意愿多一些。

4.工业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说句实话我也不太清楚。这需要专业领域的专家来解答这个疑问。

如果真的要窥视猜测,倒不如用这个网友的文章来稍稍打个擦边球。






从这两段,我们可以知道两个重要信息。第一,我们知道牙膏厂为什么挤牙膏。第二,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系统平台上,到底谁说了算。

如果一家工业软件,源代码是国外的,内核是国外的,数据库是国外的,封装工具是国外的,这款软件,就是国外的技术。毫无疑问。高科技公司如果不能短期内消化外来技术,核心技术是从哪来的,公司就是谁的。我实在想象不出来,一个人,到处撒钱的情景,是多么疯狂。

他们以为,源代码是自己的就行了!错了!根技术是自己的才行。。求解器+内核再+架构,就是根技术。概念分散,不代表实际分散。位置的错对,造成现在这种窘境。践踏两条船的事还是不好做。因为践踏两条船,本身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固步自封也能生存的错觉错觉会造成错误,也会扼杀创造力。

所以,尽量与国内友商合作。这是客观现状。

很多软件必须针对硬件优化,并不是所谓的换平台就行了。这里面的技术门槛并不低。甚至相当于工业软件0-1的水平。谁抓住核心,谁就是不败之地。

5.为什么UG会卖给西门子

这也是我长期以来的疑问。

但是我从一句话得到某种启示。美国善于制订标准。



标准是标准,是门槛,是渠道,是自来水管。UG基于PARASOLID内核开发,即使收购了很多软件模块,依然不影响整个美国软件体系的战略发展。哪怕UG就是补丁怪,依然不能掩盖其商业价值和资本特性。因为美国促使欧美形成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准入准出。标准,就是一张密密麻麻密的大网,任何变化都会有所反馈。更何况,美国本就是先发制人。UG卖给西门子又如何,又能如何?用一套时刻变化的标准,换来西门子整个体系的开放,谁赚得更多,又有谁看的清?

6.国产工业软件,如何发展?



摸着鹰酱过河,说明我们落水已久。渐渐我们会抵达第一个岸边。这时候,为了竞争优势,不让我们上岸修整是可以预见到的。上了岸,做好痕迹的清理工作。做好下一个水情的勘探准备。为下一个目标做好提前量。免得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前面摔倒了,后面都趴下。

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别想着跳线。不值得,也不必要,也于事无补。猪养肥了,是要杀的。吃下别人的香饵,就得知道什么时刻脱钩。咬钩并不是最危险的时刻,离开水面,才是最危险的。因为离开水面,等着我们的只有十香软筋散,烈火烹油。如果水下已经没有什么鱼群了,钓手们,只会把一只只长不大么得畸形鱼,摔死在岸边。然后重新买来一盆鱼苗,重新撒下水面。所以,要想成为钓手,首先要先做人。鱼永远成不了钓手,这是事实!先学做人吧!再学做事!别想着做鱼!当钓手多到一定程度,这个鱼塘也就空了!也别想着从其他鱼塘买鱼过来,家养的鱼,跟野生的鱼,不是一个档次。从水里钓起来的往往是鱼虾蟹鳖。只有站在岸边,才有机会!就怕,有人拎着电网,呲溜一声,全部翻了肚皮。悲哀的鱼生!如果,没钱买鱼苗,那就放开水道,从大江大河里导入新鲜水源,新鲜的水源,必然会带来新鲜的鱼苗和水货。国人有句老话,浅水里住不得真龙。一眼到底的水池,怎么可能住得真龙。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传什么道,取什么真经!

目前国产工业软件仅仅对欧美软件进行一个对标,于是,买办拿来一套国外软件中国区特 供版,做完相关测试,中国软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优秀水平。事后,外国人说,中国软件企业技术基础并不差。OEM软件企业赶快举手,我们也能做到。

买办就是想扼杀最原始的创造力。这个基础失去了,任何基于租借的上层建筑才能稳固。实现大树底下寸草不生的环境。

这就是陷阱,这就是麻痹。所以,面对国际软件硬件的围剿,中国的软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妄图借助对手的打盹,放水,这是不切。

我就怕,国外软件和国外电脑系统硬件,搞出一个圈套,降维打击。让我们认为这个是参照物。实际上,这个根本不是。这就是质子。就像三体里的质子。误导你,诱导你,让你从正确的路径上,走到他们需要的那个路径上。

脱离欧美体系的掌控,自主能力更强一些,主动性更多一些。把战略性的概念,降维成战术性的操作。这才是降维打击。一句话,打破常规,打破权威,打破垄断。

你用你的我用我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没打赢,我也没输。我们国产软件,要从技术体系层面上打破欧美体系的垄断。全民皆兵,添兵减灶。谁说,欧美的软件概念就是圭臬?现在硬件这么强大,为什么不把某些残余计算能力挖掘出来?行成自己的实力。我相信,这个理念,目前的困难程度,并不高。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性。一旦实现,我们国产软件就真的掌握主动权了。

把软件体系从单向向上流动,变为上下对流。这样会更科学一些。也能重新定义软件开发领域的僵化问题。这样也能促进数学和软件之间的联系。让数学应用从理论上走向纸面上,从体系高度走向应用广度。也算为数学领域的人才打开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通道。我相信这个社会意义远大于欧美那种精英教育的局限。数学将来必须处处为社会服务。不能总是培养一两个数学家,那么剩下的那些数学偏才怪才奇才的流失,和默默死去,实在是太可惜了。计算机体系是个很大很广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不能只有一些码农在里面耕耘。应该引进大量的数学物理化学社科等等各种人才。数学走下神坛,步入民间。说不定就是数学得以突破的重要基石。一直依靠社会来筛选,恐怕人类永远飞不出地球。学术理论不能高居象牙塔,应该融入这个世界。这样就能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只有软件体积和数量,这样的软件体系是畸形的,残缺的,不完整的。将来,社会必然走向全民教育。怎么实现全民教育?用一层层砖头瓦块建设起一堵堵高墙?今天建设高墙有多累,明天砸开这些屏障就有多辛苦!与其层层设防不如层层放开。把人才关进笼子里不如把人才放到他们需要的环境中去。我相信,软件是个很好的平台和世界。

将来的软件未必不能从小学生开始,不停地完善补充这个软件,说不定就能实现一个真正的数学软件。而不是现如今这种必须由软件工程师来完成。看似合理,其实从人类整个发展逻辑来看,就是一个bug。

30年前,坚持独立自主的,今天依然独立自主。30年前开始代理国外软件的,今天依然在代理oem软件。30年前,在学术圈耕耘的,为国家软件发展培养人才的,今天依然还在做着同样的事情。30年前,以一己之力,撑起软件半壁江山的,今天依然在砥砺死撑。......

所以说,我们坚持住了,坚持了30年,往后依然还会坚持下去!不妨再坚持30年!



来源:RationalDMIS测量技术
化学建筑电力农业UG理论PLM控制无人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8-10
最近编辑:1年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3粉丝 48文章 1203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