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创新课时,其实经常“贬低”科学理论、数学知识的作用。我推崇的是动手能力、思维方式、理解用户、工程策划与管理能力等。我的观点不是标新立异,是我真实的感受和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这其实符合一个哲学原理:当主要矛盾解决了之后,次要矛盾会上升为主要矛盾。
科学理论和数学知识等确实很重要。但是,当掌握到一定程度,其重要性就下降了。对具体问题来说,如果你是个合格的理工科毕业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是本科还是博士,往往没有多大差别了。
工作以后,无论你在学校里学得多好,书本上的知识差不多都会逐渐生疏起来;无论在学校里学过多少知识,从事创新活动时都会遇到新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总是与教科书上的题目不一样。所以,对创新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针对实际问题的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遇到新问题的时候能尽快学会、掌握关键问题。学校成绩太差的学生,难以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学校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这两种能力是要单独培养的。
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专业知识面有关,但不限于专业知识。我们知道:专业知识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成立的,而现实的问题往往不符合教科书上规定的条件。所谓的活学活用,就是知道条件变了如何应对。对于这类问题,知识面广比知识学得深、掌握得熟练更重要。所以,学生在学校时做难题的水平能够用来检验学生的智商、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并不等价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智商相同的前提下,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往往在书本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离开书本思考的时间少、动手的时间也少,故而知识面反而可能相对较窄。我在交大面试研究生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很会做题,但谈谈概念就不行了。甚至经常出现一种笑话:复杂的题目会做,最简单的、从概念出发的题目反而不会做了。我估计,这些学生可能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应付考试,而很少去关心这些知识的背景。
几年前,我儿子读小学时,每天都在大量做题。我看了一下,这些题目都是两位数的加减法。看到这种情况,我就会发火:小学加减法做得最好、得分最高,中学大学就会更好吗?除了应付考试,花太多时间做这些题目,真的是浪费时间。这种培养方式,既对增长知识无益,也严重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
从事创新工作的工程师,首先要学会做事,其次是要学会做正确的事。思维方式和理解用户的能力,保证“做正确的事”;动手能力、工程策划与管理能力保证能够“正确地做事”。我国现在每年毕业1000多万大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的人非常多。但是,能够发现并识别“正确的事”、会“正确做事”的人却非常少。所以,我觉得这些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要获取这些能力,应该多思考、多阅读、多思考,而不是把习题做得好上加好。从应用的角度看,学生们花太多时间做习题、争取100分,真的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