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4年大举并购,以实现全产业链及多市场领域布局。在2009年之前,公司 也有进行并购,但数量较少、领域多为打印技术的收购。例如1997年收购EOS的 stereos立体印刷业务、2001年收购DTM获得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等。2009~2014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时期,期间多数营收由并购而得,公司也因此实现全产业链及多市场领域的布局。例如,据Fabbaloo网站新闻,截至2015年5月,3D系统公司在过去6年期间进行了多次收购,累计超过50次;其中,最大的收购系2012年初以1.37亿美元收购Z corporation以及Vidar systems;分领域,2011年之前公司大多数并购交易在打印服务领域进行,例如2010年从Bytes corporation收购主营个人3D打印业务的Bits以进军消费品市场。2011~2014年间则在硬件、软件和材料领域的收购力度有所增加,例如2012年收购具有从扫描到CAD软件自制能力的RapidForm,2013年收购生产消费者定制3D打印产品的COWEB、全球领先的3D创作解决方案供应商 Geomagic、以1500万美元收购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机研制公司Phenix Systems。
忽视行业需求下巨额并购埋商誉减值风险,家庭式及消费性打印产品需求增长乏力 是主因。在2009-2014年公司大举并购时期,恰是时任美国白宫总统奥巴马陆续发布 一系列关于增材制造及3D打印激励举措,以及航空巨头GE、惠普集团高调进入3D 打印及增材制造的时期。且该时期由于部分专利到期,行业内竞争加剧,公司在此环境下采取激进并购方式,拟维护其高市场份额的地位。但并购大部分为家庭及个人消费式桌面打印需求,增长潜力受限,娱乐性及猎奇心难以维系后需求增长乏力,前期并购公司商誉大额减值使得业绩承压。基于此,公司层面,2015年共计提5.37亿美元的商誉减值,占同期毛利润的183.90%,致使该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 5732.83%。在该领域业务持续萎缩的压力下,公司同年决定停止消费者打印设备的消费者网站运营及产品零售,如停止销售999美元的消费级3D打印机、关闭公司消费级产品销售网站Cubify.com,开始专注工业应用。次年,公司退出四条入门级3D打印产品生产线。除公司外,消费者业务需求乏力还体现在美国另一3D打印巨头Stratasys经营上。该公司于2013年花费4亿美元收购专门从事塑料型家庭3D打印设备企业MakerBot,但在次年2月Stratasys发布业绩时,MakerBot部门收入增长从快速增长降至7%,并在后续连续5个季度亏损。该部门在2015年10月宣布重组,并裁员20%,宣告该笔收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