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射频的究极难点-那非DPD莫属了,懂DPD就很牛逼了,能做DPD就是大神了。
今天就来揭开DPD的面纱,看看它的难点到底是什么。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能够提升整机通信效果的地方只剩两块——功放和天线。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是当今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主流的线性化技术就是DPD。
说白了DPD技术就是为了提升整机的效率。
上图是一个典型DPD框架图。
1.功放模型
由上图可知,DPD主要由功放电路、预失真模型、和反馈通道组成。
业内常说的DPD核心就是功放模型的构建,由于信号的失真 主要是由功放的非线性引起的,预失真的补偿就是对功放非线性的补偿。所以DPD核心算法就是非线性特性、表现形式、行为建模及DPD学习结构的研究分析。
模型的建立就需要了解功放的非线性、记忆效应、还有波形CFR的处理。这里的算法是DPD的核心,一般由算法实现,大厂(华为、中兴、三星)能够把DPD的邻道指标从25优化到75,小厂就只能优化20左右(后面我们会展开讲一下为什么小厂算法优化只有20的情况下,也能最终实现75的目标)。射频能做DPD的人很少,这篇文章主要揭示射频方案设计的难点,就不展开。
2.功放电路
DPD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效率的提升,所以一切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去做。功放为了实现高效率,一般采用Doherty去实现。
当有功率输入时,主放大器就开始工作,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
而辅放大器在输入功率较小时并不工作,只有在主放大器接近饱和的时候才会开始工作。
在主放大器的输出端有γ/4长度的波长线,起阻抗变换的作用。
在辅放大器的输入端也有一段γ/4 波长线,它是用来补偿主放大器输出延时的。
两支路经由一段微带线进行合路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
3.反馈通道
DPD预失真的数据来源就是反馈通道,DPD的目标是优化邻道指标,改善EVM,所以反馈通道需要采集更多的非线性信号,一般而言正向通道带宽如果是10MHz,反馈通道需要至少50MHz的带宽来确保能够实现预失真对消。
4.小厂家算法不给力的情况下,射频的贡献
上文也说了,业内只有大厂有实力能够对宽带信号的邻道指标实现50dBc的优化,小厂的算法也就是实现20dBc左右。但是小厂家最终在整机交付时也实现了50dBc的优化,那小厂是怎么实现的呢?
俗语说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算法不行,硬件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