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陈科宇北京报道目前,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
在7月18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第三期“‘双碳’目标下电力低碳保供策略与政策研究系列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认为,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及配套政策支持的范围应该从过去的源、网技术为主向源、网、荷、储全链条延伸,并与气象预测、智能数字化技术进行深入的融合,通过高效低碳电源、智能输配网、需求侧资源以及储能等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和可靠供应。“新能源配储”或成为能源转型的一个方向。
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据南方电网高级工程师刘小龙介绍,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主体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而储能具有能量平移、可控充放的特性,能够弥补灵活性资源的不足。
“目前,储能的运营场景主要分为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其中用户侧储能的商业模式是最清晰的。”刘小龙介绍道,“用户侧储能通过分时价差套利获得收益,这也是目前用户侧储能实现盈利的主要方式,另外,针对部分场景还可以进一步挖掘用户侧储能在需求侧响应和需量管理上的盈利潜力。”
在电力系统中,储能需要找准自身的潜力空间。“在新能源消纳出现阻塞和峰谷电价差异显著的区域,储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林毅说。
针对新能源配储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争议,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经理程厚响认为,“新能源配储”是能源转型的一个方向,也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前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新能源发电消纳,让储能起到灵活性调节的作用。但目前储能的商业模式还不完善,经济性有待提高。
“未来,随着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和煤电比例下降,‘新能源配储’势在必行。”程厚响说。
对于储能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争议,程厚响表示,这和整体电力市场机制是相关的。在完全市场化的电力市场,储能系统的收益很高。国外运营较好的储能独立电站的投资回报周期约为三到五年。在这方面,国内电力市场仍有待提升。
此外,当谈到储能与“双碳”目标的关系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储能可以嵌入到“零碳”建设的各个环节。“零碳”建设包括零碳企业、零碳园区、零碳城市。其中,零碳城市建设是零碳省份建设的基础,零碳城市建设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价格机制有待健全
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如何唤醒用户侧灵活资源是一个关键问题。
对于电力系统发展,浙江大学电力经济及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文福拴认为,要从多形态灵活资源挖掘与调控、灵活性资源充裕度评估与提升,以及配套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与应用。此外,需要以灵活资源聚合调控与市场化交易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提升电力市场运营活力,支持能源的安全、经济、清洁运行。
当谈及我国电网的优势以及目前面临的潜在冲击时,文福拴表示,我国电网优势主要是源于政府投资,投资量大,对投资收益率要求不高、而且注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渗透率逐步提高,需要建立辅助服务市场,现行的两个辅助服务细则所提供的支持力度是不够的。”文福拴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研讨会了解到,负荷侧存在的潜力资源是目前电力系统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
“空调负荷、电动汽车、储能这三部分的可挖掘潜力比较大。工业负荷相对反应较慢,不适合用于对响应时间要求比较高的调频服务。负荷侧目前的重点需求是市场机制的完善。”文福拴说。
针对负荷侧优质资源的技术与运行机制这一议题,国网福建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电网规划中心主任研究员林毅表示,目前福建省主要负荷侧资源项目主要是针对商业楼宇的降温负荷。空调降温负荷能够达到总负荷的35%,未来潜力极大。而负荷侧优质资源的发展需要从实践上深化对可调节资源的预测,从机制上建立健全相关负荷侧资源的价格机制。
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目前已经在电力系统源、网、荷、市场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变电站设备运维和无人机巡线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文福拴介绍,总体而言,电力系统中无严格数学模型的问题更适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比如电力系统负荷预测、风光发电出力预测和电力市场价格预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