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和成本最高的零部件——动力电池之间,从未停息过权力博弈。双方公司可能花费多达半年时间谈下新的商务条款,也可能在谈判桌上互抛法务资源,而创始人们的短信里会毫不客气地围绕“降价”“减供”等筹码来回交锋。
锂电池可以分为方形、圆柱、软包三种形态,从技术角度看,三种形态的电池各有千秋,且各有劣势。但事实上,通过技术及数据分析,大圆柱电池在经济性、安全性和回收利用价值等方面都更具明显优势。比如在降本方面,46系列电芯体积变大,需要的电池单体数量下降,焊接配件相应减少,提高电池成组效率,简化BMS管理难度;而在性能方面,较大尺寸使得金属外壳占比降低、正负极活性材料的比例上升,能量密度提高;此外全极耳技术的应用,亦可缩短电子路径,降低电池内阻,减小充放电过程中的损耗,提升放电效率。
在讲4680大圆柱之前,有必要介绍锂电池的三种封装形式:方形、圆柱、软包,顾名思义,可以直观的从外观上看出其中区别。而从性能的对比上看,三者又各有所长所短:
1) 方形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成组效率最高(2020年1月数据,系统成组效率:方形70%>圆柱65%>软包60%);最大的劣势是安全性、一致性差。
2) 圆柱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生产效率最高(主流型号每分钟在200左右,方形10-20,软包更低)、一致性高;相对劣势是成组效率比方形低、能量密度比软包低。
3) 软包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最高;最大的劣势就是制造工艺要求高、一致性差,成本最高。
正是基于三种封装形式的各自性能差异,电池厂(包括整车厂)都有自己的路线选择,以电池厂为例:像国内的宁德、比亚迪、中航等主要是方形;亿纬方形、圆柱都有布局;孚能主打软包。国外的LG软包出身,目前也重点布局了圆柱;松下主打圆柱;三星SDI主要是方形。
目前从份额占比来看:方形占大头;而回溯历史份额来看:国内国外还有所不同,并且在各个阶段也有所差异。(1)2017年之前:我国与海外三种类型电池市场份额变化趋势相同,方形60%以上、软包10%左右,剩余的圆柱。(2)2017年之后:国内和海外就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国内:2017-2019年随着宁德和比亚迪的崛起,带动方形电池占比提升,2019年达到近85%;2020年随着国产特斯拉的放量,圆柱电池占比有所回升,反观软包则持续受到挤压。国外:2017-2019年松下伴随特斯拉全球崛起,圆柱占比从28%提升至51%;2020年欧洲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LG软包放量(欧洲市场更青睐软包),但到了21年,出现电池安全召回事情,叠加大众开始选择方形电池,软包遇冷。
为什么看好大圆柱?——A:一是看好特斯拉们;二是大圆柱确实有一些突出的性能优势!
特斯拉是全球电动车的领导者,也一直是圆柱电池应用的领导者。
如今的特斯拉毋庸置疑是全球电动车的领导者,尤其在技术创新上更是全球新能源车的“风向标”,因此对其技术创新应尤为重视,从而把握其中确定性的产业趋势。
就电池而言,十年以前,市场上没有一款“十全十美”的动力电池,发展初期的特斯拉为其第一代车Roadster选择电池方案时,即是在比较中选择了“安全性、一致性好的18650圆柱电池”,从而正式开启了圆柱电池应用于纯电动车的时代。
2017年,特斯拉开始将其电池由18650切换至21700,率先应用于新车型M3中(后来的爆款车型)。21700相较于18650在单电芯和系统方面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在 2019-2020年也是迅速取代18650成为占比最高的圆柱电池。【注:18650中18指圆柱直径,65指高度,0指圆柱;21700、4680类同】
2020年底,特斯拉发布新一代电池4680。4680大圆柱相较于21700,在规格、成本、安全、使用寿命等方面又实现了全新的突破:续航里程提升16%,充放电功率提升6 倍、容量提升5倍,度电成本可以下降14%。
在特斯拉的极力推动下,随着46大圆柱的产能爬坡,预计也会在较短的年限内完成渗透(类比21700替代18650的速度)。
单独看4680是一项重大创新,而打包“4680+CTC+一体化压铸”更是一项“极限制造”的系统创新,1+1+1>3。在整车内卷加剧的情况下,成本将是车企竞争力的关键,而特斯拉通过“4680+CTC+一体化压铸”一套组合拳的技术创新,实现了极致降本。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就更不得感慨特斯拉的厉害,也不难理解特斯拉大力推4680大圆柱的必要性。
宝马是46大圆柱的积极推进者。宝马将从2025年起在“新世代”车型中使用46大圆柱电芯(包括4695和46120两种不同型号)。目前宝马已经给宁德、亿纬、远景各自定点40GWh的46大圆柱订单。通用汽车希望在未来的电动车型中从软包电池转向大圆形电池。蔚来汽车:23年2月,据消息人士称蔚来计划在合肥新建电池工厂,规划产能40GWh,将投产自研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此外,包括保时捷、江淮、东风岚图等多家主流车企也在跟进大圆柱电池,对大圆柱上车表达了强烈的意愿。
国内外主流企业均在布局。国内有宁德、亿纬、远景动力、比克、国轩;国外有LG、松下、三星SDI等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均已经规划布局、扩产46大圆柱。
7月18日,比亚迪采购官方微 信号发布招募公告,拟对2023年大圆柱电池全自动烘烤线设备实行供应商公开招募。比亚迪此次招募的产品为全自动接触式高真空烘烤线,主要用于大圆柱电池注液前的电芯烘烤。电池的生产包含约21道工序,烘烤、注液处在整个生产程序的中间位置。工作群研究大圆柱电池”。如今的大圆柱电池生产设备采购消息,无疑是比亚迪即将生产大圆柱电池的“实锤”。
特斯拉们为什么大力发展46大圆柱?——本质:大圆柱具有一些突出的性能优势
①做圆柱电池的好处(圆柱电池相较于方形、软包的优势)
在文章的最开头部分,我们已经比较过圆柱、方形和软包3种封装形式的优劣,其中圆柱电池绝对优势就是生产效率和一致性最高,进而能带来产能的快速效应和成本的摊薄;其次,相对优势上,比方形更高的安全性,比软包更高的成组效率等,这些优势都是特斯拉们簇拥圆柱电池的理由。
②把圆柱电池做大的好处(46大圆柱相较于21/18圆柱的优势)
为什么是46?——这是特斯拉经过数据论证,得出46 mm 是续航提升和降本的最优解。而对于高度,目前业界并没有定论,像宝马46大圆柱有高度90和120的两个型号。
把电芯变大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降低电池包BMS难度,单车带电量70多度的车18650需要7000+个、2170需要4000+个,庞大的数量对电池系统的连接和热管理提出极高要求,这也是之前较少有车企选择圆柱路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是4680单体数量下降到1000个以下,BMS大大简化。
大电芯2大核心工艺创新:全极耳、干电极
全极耳→降低内阻、减小发热、提高快充速度。 传统锂电池多单极耳,4680创新性提出全极耳,全极耳明显缩短电子流通路径(传统800-1000mm,4680只有80mm),进而降低内阻(传统>20mΩ,4680为2mΩ),降低发热量(传统上升60度,4680最多上升20度),能够适用更大电流快充;同时全极耳下电池内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热稳定性更好。
电极→降本增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目前正负极主要采用湿法涂覆工艺,而特斯拉提出的在4680运用的干电极能够降本10-20%+,生产速度提升至之前的7倍,能量密度提升5倍,寿命增加1倍。(难度大,第一代4680做了妥协)
大电芯材料体系创新
具体包括主材和辅材两个方面,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快充速度、安全性等:
主材聚焦于产品升级迭代:包括正极高镍化,负极硅基化,电解液新型锂盐LiFSi添加量上升,结构件强度要求提升等。
辅材聚焦于新材料导入:包括芳纶涂覆、碳管三代化+单壁化等。
最终,在上述这些系统性的选择和创新下,46大圆柱得以表现出突出的性能优势,4680相较于21700在性能上又实现了全新的突破:续航里程提升16%,充放电功率提升6 倍、容量提升5倍,度电成本可以下降14%。
特斯拉2020年9月提出4680,彼时目标是2022年实现年产能100GWh,如今快三年过去,从后视镜看,4680实际量产情况是不及预期的。虽迟但到,2023年46大圆柱将真正迎来放量元年:特斯拉22年底加州工厂产线周产能已爬坡至86.8万颗,能配套1000辆Model Y,对应年产能约4GWh;此外,特斯拉也表示4680已经熬过了量产的最困难时期,并拟在内华达州扩产100GWh的4680年产能。
此外,给特斯拉配套的松下、LG也即将出货,国内进展最快的亿纬预计下半年也会开始出货。从特斯拉以及电池厂的进度来看,23年46大圆柱产量将首次突破双位数,作为一种从0→1的新技术,兑现1即将迈入从1→10/100的快速增长阶段,产业趋势的确定性已是100%。
23年开始放量,24年大规模放量,将突破100GWh,往后看23-25年整个46大圆柱电池出货量都将保持翻倍式的增长,在整个成长赛道都是屈指可数的高景气细分。
此外,46大圆柱电池除了用在市场认知的电动车、皮卡等动力领域,还有望应用于储能领域,且已有其他公司规划了储能大电芯,如此大圆柱的天花板不再局限于动力,而是动力+储能。
来源:锂电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