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晚去了一家小酒馆。玛格丽特蛮好喝,就是度数太低。我的评价是不如锐澳。
7月10日至14日,毕小喵有幸跟随天津大学的一支实践队去往上海,先后走访参观了六家上海的知名企业:
中国商飞上飞院、宝钢集团、江南造船、中国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中船711所、远景动力。
最后一篇,来简单讲讲研究集成电路和动力电池的这两家公司。
书接上回:
芯片、航母、大飞机……我们去上海参观了这些“大国重器”企业 - 上
芯片、航母、大飞机……我们去上海参观了这些“大国重器”企业 - 中
今天是这次“游记”的最后一篇,来讲讲最后两家单位: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和远景集团-远景动力。
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
集材院的几个厂区,距离都相当之远。其一位于上海奉贤区 上海化工区,毗邻……应该叫杭州湾。其二则在嘉定区。都快要跑到太仓去了。话说这地方真的是大都市,城市群,一路上路网密集,高楼林立,一直都很繁华。京津冀的城市群好像还真难有这个密度和活跃度。
话题涉及芯片,甚至可能会比前面的几家单位更敏感。后面我主要挑网上能查到公 开 信息的内容来说。能讲的讲,不能讲的我也就不提了。
在政府网站 most.gov.cn 上面介绍:
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纲要》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其中,集成电路装备专项,全名“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由于排在国家重大专项第2位,被业内人士称为“02专项”。
图片来源:most.gov.cn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网站
我们现在知道国家在光刻机方面被美国“卡脖子”。其实芯片制造有许多个环节,其中需要很多种高端装备。国家02专项培育出了一大批芯片加工设备公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公司,我国才能在那些装备对应的领域不受“卡脖子”困扰。
包括之前小喵发布过招聘信息的天津华海清科公司,还有著名的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北方华创、北京国望光学、沈阳芯原微、沈阳拓荆、上海盛美……这些公司的名字对于行业外的朋友来说,或许不像中芯国际、华虹、长江、长鑫那样知名,但它们每一家都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支撑着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化的脊梁。
而在这些芯片加工设备之外,芯片制造过程需要用到的材料,也是国家被“卡脖子”的重点领域之一。说白了,以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只要有一个领域你自己不能自研,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就会在这个领域”卡“你。这些材料包括衬底材料如硅片、SOI、压电异质晶圆;工艺材料如光刻材料、抛光材料、光掩膜和电子气体 等等。
材料相关的研发,用到的模拟也是以分子动力学、第一性原理方面的软件为主。还有许多昂贵的科学仪器。其实在这些科学仪器方面,中国也在依赖进口。不过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参观这里时我们穿的防尘服其实还算是轻便的
我们在参观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几个厂区的全过程中,他们的首席科学家先生全天一直陪同在我们旁边,为我们讲解芯片加工的每一个工序。大师总是能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为我们讲清每一个复杂的技术点。
上午后面参观的展示馆,和CAE仿真的关系不是很大,所以照片就不放了。主要是化工、材料方面的。这个园区叫上海化工区,官网上今年2月的新闻,集材院的合成实验室在此落成启用。看来这个园区真的相当新。
下午,驱车数个小时赶往位于嘉定区的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我们在这里穿上更加全副武装的无尘防护服进入车间,看到了前面提到的诸多国产芯片加工设备厂商的机台。
感谢主办方的仁慈,让我们还能露个眼睛在外面……
在这里,许多国产机台的工艺被测试,可以拥有比代工厂内更大的自由去做各种实验,探索效率最优的工艺参数。因此在这里,对芯片加工过程中每一步工艺原理的理解,可能比像中芯国际这样的代工厂里还要深入。
这个团队里有许多人拥有多年海外经历,在知名院校做过世界最前沿的研究,发表过Nature、Science级别的论文。在国家需要突破芯片“卡脖子”技术的大背景下选择回国,投身这一事业。
在与计算技术相关的实验室,他们在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探索仿真驱动研发的新范式。综合运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蒙特卡洛、有限元模拟等数值计算方法,配合研发数据库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探索材料研发的跨尺度计算验证方法。并将探索出的一整套计算方法封装集成,面向产业提供SAAS(软件即服务)的服务。
在这家单位的招聘岗位需求列表中,第一条就是有限元仿真工程师。
图片有些模糊,敬请谅解
如果你也有志于为中国的芯片自主化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欢迎来申请这里的工作/博士/博后岗位。
远景动力
最后一天的下午,也是我们此行最后一站,终于进入位于上海市中心 黄浦区的一栋写字楼。
感动,终于进城了(bushi)
远景集团的这栋写字楼一楼,陈列着一辆由回收品拼成的方程式赛车。
远景科技集团,旗下拥有远景能源、远景智能、远景动力、远景创投等业务板块,还有一家远景电动方程式车队。在大楼的展示层,我们看到了此行中最漂亮、最具现代化气息的企业展厅。
远景能源的主业是风机和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业务。上海是远景集团的全球研发中心。远景的智慧风机应用到了你能想象到的各类先进技术。单体的智能风机使用的一整套技术被远景称为“伽利略”超感知系统,可确保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安全;整个智慧风场使用了“格林威治”风场设计选址平台,基于全球各类数据源和远景自研的降尺度算法,利用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国家超算进行全球风资源图谱运算,并基于开放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 EnOS 搭建整套运营方案。
感兴趣的可以去远景官网看看,实际技术比他们起的名字更硬核
而远景动力,前身是日本电池企业AESC,于2018年被中国远景科技集团收购,2019年成立远景动力。这是一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的企业,目前实现了超过80万辆电动车 零重大事故。
远景动力是一家非常全球化的企业,目前已和奔驰、宝马、日产、雷诺等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他们提供动力电池。当然国内的产能和合作伙伴也有很多,毕竟中国目前是新能源汽车技术最先进、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没有之一。
远景动力集团在全球各地都有工厂。包括美、日、英、法等国家。在中国的无锡、鄂尔多斯、十堰和沧州有制造基地,无锡的基地同时也是其工程中心。由于远景集团的业务主要和清洁能源有关,整个远景科技集团已在2022年末实现了碳中和。
一个小细节,用于接待(不外销)的饮用水是利乐纸包的。这也是远景零碳战略的一部分。
在技术交流环节,有两个整页的PPT讲了远景动力公司内部在使用的CAE仿真项目。包括:罐体内流体和颗粒的运动、涂布模头内浆料压力和流量分布、极片卷绕过程的仿真、极耳的超声波焊接、铝塑膜冲压成型、电芯注液、激光焊接、电芯强度、电池包振动模态等等仿真项目。至少在仿真分析这一环节,远景动力公司的技术储备是相当雄厚的。
(其他方面的技术积累或许更雄厚,因为他们有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吉野彰(Akira Yoshino)作为技术顾问。但毕竟小喵我是搞CAE的,其他环节我也不是特别懂)
远景集团今年的招聘指标人数比往年更多,还有一个精英的“全球培训生计划”,解锁后将有机会拿到比普通应届生更高许多的薪酬。远景集团今年招聘的slogen叫“寻找 梦想偏执狂”。这让我想到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 Andrew Grove的著作《唯偏执狂得以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这句话曾经也是我最喜欢的格言,被我作为座右铭。
酷炫吗?来试试呀~
上海-城市印象
这次暑期实践,我是第三次来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看到了她的繁华,也看到了她的包容。在陆家嘴打卡了三座地标建筑,在外滩看到了带着大型头套的荧妹。
黄浦江边外滩上的一排欧风建筑讲述着这里曾作为租界的历史。这一点和天津倒是颇为相似。但在今天,上海的经济规模和活力已远非天津可比。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即使在我去过的所有城市的所有博物馆里,也是堪称最震撼的。毕竟每个国家甚至每一个文明只拿出一件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必然是美得各具特色。
但……是不是要因此而留在魔都,还是要再考虑一番。毕竟这里的房价对于外乡人而言也是需要仰望的存在。申城米贵,居大不易。
留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晚饭本想去一家小酒馆/西餐厅。但就在我们踏出门的第一步,眼睁睁看着从晴天瞬间下起了倾盆大雨。只好改成点外卖。晚上21:00,我们不甘心的三个人看着雨势渐停,还是决定去喝一杯。于是佐着玉米片,一人一杯酒一直聊到凌晨一点小酒馆打烊。
这家叫Chili's奇利斯,酒味道还不错。唯一的问题就如开头所说,没喝醉。
最后再吐槽一句,上海虹桥火车站里不允许卖方便面。我之前看到过新闻和讨论,但我不能理解,简直不可理喻。在火车站上下转悠了40分钟,没有引起任何食欲的我最后打包了一盒卤肉饭登上火车。但我想要两小时以后再吃,就只能把饭盒平放在桌子上,而慢慢等着它凉掉。
按“峰终定律”,上海给我留下的终点体验,实在是很差劲。但 总体来说,这次实践还是收获非常大的。此行的每一家公司,都不是轻轻松松能进得去的地方。如果自己来上海的话,恐怕最多只能和门口的牌子合一张影。
再次感谢我们参访和座谈过的每一家单位,感谢为接待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感谢为我们做出的讲解。也感谢天津大学 尤其是材料学院提供的这次机会,让我们五名机械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能跟随材料学院的硕士博士和辅导员老师一起完成这次名企行。
这个系列的“游记”就到此为止了。这三篇文章不为了给谁交差,也不来自学校或任何组织的要求。仅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对这场为期近一周的参观作下记录。感谢您的阅读,也希望能对您稍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