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思想之一。这句话方向正确,立意却不高。我的建议是改为“以人为本”。两者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以人为本”是目的,立意在“服务人”;“人才为本”则是手段之一,立意在“用人”。以人为本,可以是以用户为本、以员工为本、社会为本,让社会和企业更和谐。这样,视野可以更广、思路更开阔,也就更有利于创新。
比如,有些制造企业生产环境差、危险性大、劳动强度高。如果用“以人为本”的思路是考虑问题,则会花钱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危险性。短视的人会问:这种事对企业有好处吗?有的。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经济水平的提升,招工难将会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差的工作环境很难找到优秀的劳动者。改善了工作环境,就可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劳动者队伍、让劳动者心情更愉悦地工作,从而才有可能创建一流企业,当然对企业是有利的。
再如,利用网络技术者移动通信,让员工的工作场所远离环境差的地方、甚至能在家里办公。员工省去奔波之苦,可以兼顾佳通。这样,看起来只对个人有利,其实减少了环境污染,你或许就可以低成本地雇佣员工、甚至雇佣非常优秀的员工。
二流的企业只想到赚钱:从用户那里赚钱、从员工身上榨取利润。有人说:“把自己的想法装到别人的脑袋中、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到自己口袋里是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所以,总是自己赚钱为出发点的企业和老板,或许能成为爆发户,但迟早会陷入困难的境地。未来的企业要生存,关键是实现共赢:与用户的双赢、与员工的双赢。互联网时代讲究“分享”、“免费”,本质上是以自己的付出为双赢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也是这个道理。
笔者相信: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脱离了温饱阶段,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提高。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将会体现出更大的价值。所以,未来必然属于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