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工业4.0, 有了需求再谈技术

1年前浏览1303

 很多人说:听了工业4.0,也不知道怎么做。的确如此。你搞清楚需求之前,技术就是屠龙之技。那么,什么是需求呢?先说几个故事吧。


去年读宝钢老领导写的回忆,谈30年前宝钢信息化建设的故事。那时,老领导经常晚上愁得睡不着觉。为什么呢?宝钢计划生产600万吨钢,每天数百块坯子、流程很长,又要按订单组织生产。要管好生产,必须有计算机系统。日本人又不愿意把把信息技术卖给我们。在中方的一再要求下,他们提了一个5亿美元的报价。在那时,这是一个天价,国家领导人都未必敢买。好在当时的宝钢前辈很争气,用简陋的条件解决了这个问题。


冷轧厂有很多设备,20多年前刚生产时,利用率较低。看到这种情况,宝钢开发了MES系统,将产量提升了10%以上。那时,一个冷轧厂数十亿人民币的投资,提高10%的产量带来的效益是非常巨大的。


 

宝山有个民营豆腐厂。老板原本是安徽农民,从每天20斤黄豆的夫妻老婆店做起。大约10年前,我到他的厂里参观时,得知上了ERP系统。尽管他的厂子有上千人的规模,我还是大吃一惊:你们也搞ERP?老板回答说:没有ERP我就干不下去了。因为需要用ERP接单,然后计算机规划送货的路线。如果路线规划不好,利润就会被运输成本吃掉了。


 

PLM是智能制造重要的软件系统。PLM系统是怎么来的呢?有些公司,经常要给人设计产品。资料堆积如山,管理、改进都很麻烦,非常令人头疼。有了PLM,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由此可见,在这些例子中,需求是天然的、甚至是紧迫的、是雪中送炭。这才是真正的需求。还有一些例子,却不是这样。


 

某世界500强央企的领导到国外考察,看到国外企业都有ERP系统。就要气自己的单位开发ERP。系统开发完毕,却成了摆设。有人问宝钢负责ERP的老专家:你们的ERP为什么能算出效益呢?老专家说:我们不是事后算的,而是事先做好了调查:做的每一个功能,都是因为它能带来效益。


 

在这个例子中,企业看似对ERP有需求,其实是空的:真正有需求的系统,一定是能带来效益的。如果不能带来效益,就是“伪需求”。如果你觉得工业4.0无从下手,其实就是没有需求、至少是没有看到真正的需求。


 

10多年前,国家有关部门曾经搞过两次制造业信息化500强,宝钢不仅蝉联第一,还在10个单项中拿了6个第一。那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有一批既懂得业务也懂得计算机、还有超前眼光的老专家、老领导,能将信息技术和业务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说实话,与前辈们相比,我时常觉得惭愧。


  需求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的,并不是“高级”的技术都有用。工业4.0的需求是服务于企业战略。比如定制话生产。如果企业战略落后,那就是没有这么高端的需求。我常用一个比喻,谈需求与技术的关系:有家人没饭吃,饿得生病了。这时你千万不要说:你营养不足,应该吃海参鲍鱼补一补。


 

 如果把做海鲜大餐的厨师比作“技术”,这个技术其实对这个家庭没有需求。所有的需求分析,都是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的。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相对落后,如果只听工业4.0的报告,而不对企业战略进行有效的规划、升级和转型,或者外部环境不成熟,很多技术的确就是没用的。


事实上,高级的技术需求一定是先有企业的战略定位,转型的过程中,才有技术需求。如果企业高层不用心、缺乏顶层设计而技术人员想得太多,那就是皇帝不急急太监,是没用的。如果没有这些,而是只考虑当期、只考虑部门,怎么会有工业4.0的真实需求?技术其实也需要“供给侧改革”,进入需求的蓝海才有工业4.0。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PL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19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1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