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互联网到底为制造业带来什么?

1年前浏览267

1、互联网带来的首先是挑战

 

互联网能让用户看到更多的选择。所以,在交易过程中,互联网对用户更有利。互联网加剧了同行业企业的竞争。竞争结果是行业的总利润下降。这种现象不仅针对商业企业,对制造企业同样是挑战。

 

这是个基本的结论。下面再做点补充性说明:

 

行业和企业不同,影响会有所差异:在竞争更激烈的前提下,优势企业受影响小、竞争力弱的则更加难以生存;个性化强的容易生存,同质化强的难以生存。如果产品供不应求,互联网甚至会导致价格上升。

 

行业的总体利润减少后,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行业内部拉不开差距、大家都没有能力从事创新,行业的技术停滞。一种是行业间拉开差距,某些企业靠竞争力优势生存下来、行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代价是另外一些企业死掉。总体上说,如果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含量有较大差别,则互联网导致强者愈强、弱者越弱。少数强者的机遇可能大于挑战,对弱者则是挑战大于机遇。

 

 对制造企业不利的另外一面是:用户受益了、消费能力提升了。这可能会对行业的发展带来长期利好。

 

 

2、企业的机遇在于外部资源的获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所需要的很多资源(备品备件、服务、人才)可以在网上找到。企业可以直接采用网上的资源后,有些设备不用买了、有些人不用雇了、有些仓库不要建了。这样以来,相关成本会随之下降。越是产业链的末端,这种情况越是有利。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许多人员、部门、业务可以剥离出去,导致全社会分工的细化。但能否走出这一步,决定于企业能否可靠地得到所需要的资源以及国家的政策。

 

3、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

 

互联网的直接影响是对制造业不利。但是,如果别人上网了你不上网,对你更加不利。所以,要应对挑战,和互联网对接时,就不能比别人更晚。

 

在互联网时代下,优点和缺点都更容易放大。竞争力更强的企业一般是质量更好、服务更好的企业。对“同质化”的行业来说,低成本、低价格的模式几乎肯定是要死掉的。因为“劣质产品+互联网=臭名昭著”。企业转型,首先要改变“低成本、地质量”的模式,而且早转型比玩转型要好。

 

如果你的产品真的和别人差不多,就要设法让别人喜欢你:这就是要进行价值观营销。同时,要让别人更容易识别你,要找到方法,让用户觉得你是与众不同的、是正好适合他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产品,又要想办法更深地了解客户。当然,更深地了解客户,需要用户贡献知识和信息。但是,用户凭什么贡献?往往要有好处才行:这就要重新设计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上,用户体验会变得重要。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人来体验,直接机器对机器。这就要把你的产品的功能和用户数字化、标准化才行。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要迅速地向微笑取向两端转移、并推动智能制造:这是避免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方法、也是快速响应市场的有效办法。当然,要做到并不容易,可能要涉及到很多部门的重新定位和流程再造。这一切,首先考验的是企业家:因为涉及到资源的配置。

 

互联网背景下,抓住机遇的本质就是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考虑“做减法”:减人、减设备、减少部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和你的供货商很好地互动。

 

另外,别人的风险就是你的机遇:比如,利用互联网给别人提供服务,帮助别人减人、减部门、减设备、减成本。这又是考验你的能力的时候。

 

4、抓机遇迎挑战的风险

 

    改革和创新的风险往往来自外部条件的不成熟。但是,伟大的改革和创新往往都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做出的:等到条件成熟了,你就没有机会了。

 

    引发风险是不确定性:包括市场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人才设备不确定性、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等。面对不确定性,创新者不应畏手畏脚、更不能盲动。

 

   应对不确定行的办法就是好好策划。孙子说:多算胜、少算不胜,况于无算乎?创新其实并不难,把各种风险都算计到,并准备好各种应对的预案。孙子还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算清楚了以后,该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就是这个意思。

 

    笔者认为:小尺度的创新考验人的魄力,大尺度的创新考验人的思维能力。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能是件大事。如果没有能力想清楚,或许还是不干为好。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19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1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