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技术创新 ,为什么这么拧巴?因为管理创新的人不懂创新。
人们常常把科学和技术联系到一起,认为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进而认为科学家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力量。于是,很多政府官员认为,要推进创新就要加强科学研究、发挥科学家的作用。
然而,历史却告诉我们: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瓦特、史蒂芬孙,到100多年前的卡尔本茨、爱迪生、莱特兄弟都是学历很低的人;从国外的科技公司大佬乔布斯、比尔.盖茨到中国的马云、任正非、马化腾,也都不是在学术上见长。其实,很早就有人注意到这种现象。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甚至认为:读书时间越长、创新能力越差。
那么,到底是谁错了?其实,科学到底重要不重要,关键是从哪个角度看。
“空气”是人们分秒无法离开的物质、当然非常重要,但是,空气却很难拿来卖钱。“水”在江南是不值钱的东西,拿到沙漠中就可能救人一命。科学的重要性也要辩证地看:科学知识对创新非常重要,但创新的实践者却往往不是科学家。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者使用的是现成的、早已公开的科学原理,很少为了创新而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所以,创新者、发明家并非一般意义下的科学家。事实上,科学研究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在: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引发大量的技术创新、乃至技术革命,是间接发挥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发明往往早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科学研究促进了发明。最典型的例子是:为了提高蒸汽机的效率,人们开始研究热力学;为了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人们开始研究空气动力学;橡胶的发明,启发人们研究高分子科学。
那么,创新者是否需要用到深刻的科学原理呢?这是有可能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的不断提高,用到的科学原理往往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复杂。
某生产过程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开始的时候,大体预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质量。随着生产的持续,人们开始考虑降低成本、降低能耗,试图缩短不必要的加热时间。显然,能够缩短的时间是有极限的:缩短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零星的质量问题。而且,合适的时间与炉子的状态、物料的尺寸特性、燃料的类型和用户对质量的要求有关。如果单纯用实验研究问题,可能要进行大量的尝试、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利用科学理论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最低的能耗。
这个例子体现了这样的道理:在技术发明的过程中,科学知识的作用相对较小;但随着要求的提高,技术问题的复杂度会逐渐上升;当技术问题足够复杂时,需要用深刻的科学原理来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中国科技界与工业界脱节、“先进的东西不实用”并不都是技术人员的原因。如果我们的企业都是粗放地生产粗制滥造的产品,科学原理就很少有用武之地。对技术水平低的企业,高科技属于“锦上添花”,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只有当中国的制造业本身强大起来,科学理论才能和生产密切结合起来、科学知识才能称为“雪中送炭”。
类似地:工匠精神很好,但只有在需要工匠精神的环境下里,才能发挥好的作用、才能健康地成长。不久以前,本人曾经撰文:“怎么做工业4.0?有了需求你再谈技术!”。这里,技术需求的直接来源是企业经营的需要。一般来说,企业本身的质量要求越高,对高科技的需求就越强烈,能够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如果政府离开企业的实际需求推进高科技,难免就会拔苗助长。事实上,当今中国科技界的许多乱象,正是与政府的科技政策拔苗助长有关。
所以,我曾说:“智能制造,首先是企业家的事”。因为只有企业家将战略方向转向高端用户和市场,才能引申出对高技术的需求。
说得更远一点:为什么有些企业家宁可面向中低端用户生产低质量的产品?多数情况是我们的市场机制出了问题、政府的质量监管不力,导致了产品质量的逆向淘汰。供给侧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班级里组织运动会,长跑冠军很可能也是短跑冠军:身体素质最好的人往往可以夺冠。但是,在奥运会这种水平的赛事上,长跑冠军一定不是短跑冠军:因为长跑和短跑是两项不同的运动、需要不同的天分和训练。
上面的说法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特长会发生分化。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也是这样。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初期,伟大的科学家也可以是优秀的发明家。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和技术成为完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两种身份和职业很难兼顾;一流的科学家往往不是一流的技术专家。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的现象:用高科技的人不一定懂高科技。比如,软件必须与硬件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但是,软件工程师不一定懂得硬件原理:只要懂得怎么用就可以了。同样,搞数据分析的人未必深入了解数据分析的算法:只要会用软件就可以了。
这样发展的发展结果就是:像比尔.盖茨、马云这样的企业家,只需要深刻理解技术的作用和市场需求,能把各方面的人才组织起来就可以了,自己对技术本身的了解可以很少,甚至根本不懂技术。他们可能不懂技术,但能够把科技工作者带入技术创新的蓝海。人和人的关系发展到这个时代,才是真正的创新时代。在创新时代,引领科技发展的人可能不是科学家、不是工程技术人员,而是伟大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