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有位记者到车厢里面调研:“小伙子、老大娘,你买到票了吗?”。通过对100辆火车上的10000名乘客的调查,记者认为:车票并不紧张。这个段子看似可笑,类似的做法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不妨来看:
每到节假日,各级领导慰问劳模、院士、学术带头人:科技环境应该如何改变?你们有什么要求啊?现在有什么不好吗?
这种做法,和火车上的调研,是不是有点相似呢?
事实上,一个人成为劳模、院士,都是成功人士。但不成功的人士又有什么想法呢?有人会说:不成功的人士是因为他们不努力。但我想问一个问题:科技环境该负多大的责任呢?
我刚到单位工作的时候,经常听专家说:领导好、合作伙伴好。那时我年轻气盛,觉得这是对领导和同事的恭维、不屑一顾。工作久了才发现:他们说的才是真正的实话,领导和合作伙伴的确是关键。好的领导和合作伙伴会主动帮你扫清障碍、帮你把困难解决。反之,会给你使绊子、求全责备、设置各种障碍。环境不好是,你尽管近满腔热情、付出十分努力,现实中根本就是举步维艰。不好的环境有时会成为一种常态。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我自己做不好,也不给你做好的机会;你做好了,反而显得我不好。创新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遇到了什么样的环境。
表扬劳模,是因为他们自身非常努力、并取得成果。但是,如果关键在他所处的环境,对个人的表彰又能对别人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中国的科技环境到底怎么呢?
不久前,有个做过科技局长的朋友向我展示当地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他说,获奖单位和当地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好企业不搭界。我对他说:这不奇怪。国家都是这样: 华为是中国制造业中的一面旗帜,在科技奖名单中你见过几次呢?相反,几年前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某项目,负责人长期担任局级以上高 官、行政事务繁忙,却获得这个空缺10年的大奖,舆论一片哗然。知情者说:他的人缘很好.....所谓人缘好,无非是适应环境。估计很多人见过这样的场景:部委的年轻处长们,在院士、大学校长面前趾高气扬、甚至有点飞扬跋扈;但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们却往往唯唯诺诺。
要科技专家适应这样的环境,岂不太悲哀了?
然而,谁敢指责这些处长们吗?除非你不想混了,一定要伺候好他们。所以,即便领导去调研院士,也很少有人敢说处长们不好。其实,不适合这种官场环境的科技人员,根本就混不到和处长对话的机会,只能被边缘化。所以,即便是成功人士,领导也难以从那里听到真话。
去年,我和著名数学家王元先生一起开会。王先生大声疾呼:要关注那些年轻人、没有名气的人:好的工作都是他们做出来的。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生存下去。可叹的是:中国科技界向王先生这样的人太少了。
要解决春运的问题,不仅要调查买到票的,更要调查买不到票的。同样,要把中国的科技搞好,要向成功人士问计,更应该问问那些不成功的人士。 我的观点,您赞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