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先进技术一定是需求驱动的。先要有需求,才能谈技术。好的技术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按照这个标准,我对CPS的理解还是很不到位:对它的必要性理解不够。
最近,由于偶然的机缘,突然认识深了一点。
我们先看常规的ERP、MES。从某种意义下,这些系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集成。人们发现:如果产品的批量小到一定程度,离开这些系统可能就玩不转了。这就是它们的必要性所在。但是,现在利用这些系统和信息进行关键决策的,往往还是自然人。人做决策有个前提,就是时间上不要太紧张、能忙得过来才行。
人为什么会忙?如果生产安排非常顺利,决策者是不会太忙的。怕的就是会出现各种意外、异常、节奏不匹配等情况,需要协调和处理。在批量化生产的时候,生产的节拍还是相对较慢的,人有相对充分的处理时间。但如果是个性化定制、每个产品都可能不一样。这时,对反应速度就要大大加快,人可能真的就忙不过来了。一旦处理有误,会影响整条产线。
这时,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让计算机智能化地组织生产、控制生产节奏。这样,决策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反应速度就会大大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工厂里实现信息的纵向集成、还需要CPS来处理信息——这时,离开这两个技术,工厂就玩不转了,CPS的必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由此可见,工业4.0时代的MES和ERP(特别是MES),与过去还是有显著差异的。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有点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