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刚来宝钢工作的时候,和一位朋友产生过一次争论。我强调需求驱动,他强调方法驱动。我认为应该针对问题去找方法,他认为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找问题。他的理由是:我们读到博士,优势就在理论方法;我强调的是:在一个企业中,需要特定高级方法的机会很少。
论的对错首先要看对错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创造价值。价值创造与岗位有关:如果你在高校,可以在全世界寻找适合你去做的事情、发挥你的作用;而在企业,则是要解决企业内部特定的问题才能创造价值。
我们知道:企业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是试图规避这个问题,其次是改变问题的条件、把复杂问题转化成易于解决的简单问题。所以,越是高级、先进的方法,适用的地方越少。博士阶段学习的许多理论方法,往往是屠龙之技。而且,强调方法驱动的时候,往往会轻视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从而偏离需求的初衷,无法创造价值。我常提到一个数据:平均十四个研发项目中才有一个能够取得市场上的成功、被用户接受——所以,如果不重视需求驱动,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在企业里从事研发和创新工作,还是应该强调需求驱动的。
什么是需求驱动呢?
有人说,就是寻找用户的痛点,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样做、每个人都会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既然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现实中为什么还要强调这件事呢? 其实是因为“雪中送炭”并不容易:或者难以发现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难以解决——如果既容易发现又容易解决,过去为什么不解决呢?
一般来说,企业强调“雪中送炭”,其实质是要求技术人员多下现场、多接触用户、了解实际需求,努力发现那些不易发现的问题。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管理基本上是不错的,这些不易发现的问题往往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往往是持续改进、是小打小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问题的价值会越来越小。
其实,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是“藏起来” 的。这包括:
1、潜在需求。习惯成自然、用户没有意识到的潜在需求。比如,SUV出现之前,从来就没有用户提出要这样的车子。
2、系统性需求。对特定岗位的人没有需求,但是对企业有需求。比如,某个岗位的人可以按照企业的规定,把一些问题“推出去”,自己没有责任。这样的问题,对他来说不是痛点,但却可能损害企业或者客户的利益。
3、长远的需求。现在还没出现,不久以后会出现的需求。比如,随着1962~1974年人口高峰出生的人退休,中国劳动力总人口会出现断崖式减少。现在提前应对,会对企业未来发展带来好处。
事实上,藏起来的问题,往往是容易解决的,而且也容易创造价值。所以,挖掘潜在需求很重要,是《第四代研发》的核心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企业是如何解决困难问题的。我的观点是:对于困难的问题,往往不是想不到方法、而是解决问题的条件不满足。
所谓的条件,典型的就是性价比问题:给出的方案需要做改造,而改造的成本大、影响生产效率或者产品的稳定性。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更大的投入。再比如,与管理制度或者利益方冲突等。所以,笔者有个感受: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不是技术问题。因为前人并不笨,如果能解决老早就解决了。
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真的不能解决了吗? 不是的。解决困难问题的契机往往是条件的改变:如ICT技术的发展,让智能制造可以低成本实现;市场的需求逼着企业花大的代价来提高质量;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逼着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等等。
这个时候,需求与先进技术就开始挂钩了。
但是,需求与技术的挂钩,往往是与成熟的基础技术的挂钩比如,推动智能制造背后的技术是ICT技术的发展,多数企业并不需要研究ICT的基础技术,而是它们的应用技术。这些问题的难度是大大降低了——开车比造车当然要简单了。
所以,要真正理解满足用户需求,就不能局限于用户口头上直接提出的需求、还要尽可能与先进的技术潮流挂钩。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创造价值。
反之,如果把“满足用户需求” 狭义地理解为满足用户直接提出的需求、反对与新技术挂钩;那就会陷入急功近利、陷入创新的红海,同样也很难创造价值。在笔者看来,这种片面的认识,是阻碍很多企业技术进步的现实问题。《第三代研发》这本书,其实也谈到了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