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房市暴热的背后:从“许家印”跑了谈起

1年前浏览333

     最近有个帖子:许家印跑了。他不做制造业了,又回去做房地产了。这让我想起最近各大城市房价暴涨、上市公司卖房自救、四成上市公司利润不够京沪一套房、上市公司卖掉1%的股份就可以买几套房等诸多怪象......

 

      按照许小年先生的说法,这都是资本在实业的投资边际效益趋于零的表现:资本在实业赚不到钱,只好跑到房市和股市。这同时也是经济进入L型的原因,因为资本投入已经无法推动经济了。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经济规模的扩大、环境约束的加强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全球化竞争和互联网的兴起。大家都知道,网上购物便宜。有人说,网购只是压缩了中间环节的利润。这其实有点扯:怎么可能不压缩制造业的利润呢? 老百姓都知道:“货比三家买不亏”。网上卖家越多、竞争越激烈,怎么可能不压价呢? 

 

我不反对网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人们只能去适应,而不能去阻挡。我们要知道,投资边际效益趋于零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按照许小年教授给出的公式,企业应该进行创新。

 

有人可能会奇怪: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不就是靠创新吗?  

  

我有个形象的比喻:改革开放之前,农民靠人耕地;现在,农民用拖拉机耕地。生产效率提升了几十、上百倍。过去靠人,不是不知道拖拉机好用,也不是因为不会开,而是因为人穷、买不起。拖拉机多了,农村用的人少了,农民工就出来开吊车、卡车、压路机.......于是,中国经济就发展了。这就是我们靠资本和人力投入发展经的模式。现在,农民工都出来打工了、有些农民工年纪大了回家了,这种发展模式走到头了,经济发展就慢下来了。  

  

中国强调创新也有几十年了。似乎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实际上,包装的创新多、真正的创新少。继续用前面的例子,我们会说:我创新了、会开拖拉机了;我创新了,会修拖拉机了;我创新了,会造拖拉机了——虽然制造水平比别人差很多。如果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上面说的创新,其实是技术的“扩散”,而不是创新。其实,国外有先进的好东西可以直接学,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创新。

 

当然还有人会说:我创新了,我首次证明犁上加钻石会更锋利......有些中国学者就是这样的。   所以,多数中国企业和科研院所其实不怎么会创新。  

  

政府和国家都知道现在需要创新、强调增大创新投入。但是,增加投入就行吗? 我对许小年教授说:中国创新投入的边际效益可能已经是负的了——很多人就想着怎么骗国家的钱,没心思干事了。

  

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确如此。但是,创新的价值创造更多体现在扩散阶段。所以,政府必须支持创新,因为创新者是为国家乃至人类做贡献——我使用的是华为手机,但还是应该感谢乔布斯。

  

在正常市场经济下,创新投入高意味着创新的投资效益的边际效益不低于扩大再生产。所以,创新投入高其实意味着创新的水平高、收益高。反之,如果向政府号召的这样,一味追求创新投资的数量,就会压低创新投入的边际效益,对企业反而是不利的。话说回来:如果创新确实能为企业带来足够多的效益,企业凭啥不创新?还用得着政府鼓励甚至考核吗?企业靠创新赚钱,那是要很高水平才可以的。

 

 凭心而论,国家对创新的投入也不少了,结果却是养活了不少的学阀和会写不会做的庸才,甚至还产生了大量的贪官。而真正的创新者却很难得到资助,大量的年轻人苦于谋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就是一位伟大的创新者。他是在制度上进行创新,释放出经济发展的潜力。中国要搞好创新,也要在制度层面进行根本的创新,把科技人员的潜力真正释放出来,中国的创新才有希望。  

  

但是,要进行这样的制度创新,恐怕要动领导和学阀们的蛋糕。谈何容易?!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0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3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