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重用、智能制造与知识管理

1年前浏览319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获得知识是要有代价的。

 

   “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本质上都是知识。这些知识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但这些知识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误食有毒的东西死掉了。

    这些知识的价值,或许在于重复使用。

    

   人类利用语言和文字,将这些知识拓展开来,被人们成千上万次地重复使用,不再需要冒着被毒死的危险,就可以获得食物。这就是“知识重用”的价值。科学知识之所以有价值,很大的原因就是可以被“重复使用”。人类的知识总是越积累越多,这就保证了人类社会总是向着更发达的方向发展。

除了“知识”、“信息”的重复使用,实物的“重复使用”也很重要。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一个原因就是:工具的寿命增加了,制造一次工具,可以使用很多次、乃至很多年。能够使用的次数多、时间长就是“耐用”,是“质量”的第一要义。对于耐用品(如住宅),寿命增加一倍,相当于劳动效率提升一倍。在工业流水线上,一个关键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整条生产线的停产。这时,人们对质量的要求就变得特别高,高质量带来的价值也就特别大。  

  

工程界早已意识到“重用”的必要性。

 

“模块化”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模块”的概念广泛地用于机械、电子、软件等多个行业。对“模块”进行标准化,又可进一步提高重用的程度。有些行业就用这种办法,把零件的数量大大降低。零件数量的降低又带来了库存的减少、研发周期的缩短、研发成本的降低、维护费用的降低。

  

在笔者看来,“重用”也是智能制造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

  

智能制造讲究协同,一件事情发生了相关的部门可以并行工作,提高效率、减少差错、减少各种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损失。而协同的前提是信息的共享——也就是信息的重用。智能制造还讲究共享:库存的共享、人才的共享、设备的共享,用共享来降低成本、加快响应速度——而共享其实也是一种重用啊。工业4.0强调个性化定制;但个性化定制会带来交货期的延长、成本的增加、质量稳定性的降低、生产组织和制造过程的的复杂化——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要推进模块和子系统的重用:用共用的模块,搭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系统。GE的Predix要发挥作用,本质上是要提高知识和数据的重用性:当成千上万台发动机的数据连接到GE的平台时,在一台机器上发现的问题和经验,可以被其他机器利用。

  

ICT技术的帮助下,信息、知识的记录和传递变得非常方便。这就为信息和知识的重用创造了空前的条件。  

  

在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大爆。这时,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关注能力却成了瓶颈:我怎么知道这条信息或知识是对我有用的?看一条无用的知识和信息,是时间的浪费也是成本的浪费。用了一条不正确的知识和信息,还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所以,解决这个瓶颈问题,让人和机器能够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和知识,应该是未来重要的技术研究方向。这个方向不仅互联网公司要关注,企业自己也要关注:企业自己的私有知识,是高价值密度的知识、是限制性知识,只能靠自己才能管起来。在未来,或许只有那些能把知识管好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电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0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