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著名的教授,最近在国内很红。多数人很欣赏他,认为他的学术水平非常高。但也有少数人说:他其实是个大忽悠。怎么会有这么两种极端的评价呢?这让我想起前些天读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谈高血压治疗的医学书。书中指出:血压高是身体的应激反应,原因是血管的堵塞和硬化。直接降血压抑制了人的应激反应,对人体反而是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消除血压升高的原因。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 书中写道:请喝我一碗降压汤......
我想,读了这篇文章的人大概可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人会说:这位大夫说得太好了,主张从根本上上解决问题,他的降压汤一定靠谱。另外一种人则会说:我想知道的是你的汤到底管不管用、是什么原理、做过多少实验.....没有靠得住的证据,作者就是个大骗子......
我想,欣赏这本书的人基本上是对医学了解比较少的人,认为他前面的逻辑非常有道理,便想当然地认为后面也是有道理的、他的降压汤肯定管用。然而,书中的道理对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很自然的常识,降压汤靠不靠谱才是学术界真正关心的难点所在;关键点反而不去说了,忽悠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人们对那位教授看法的差异,大概也是这个道理。仔细分析一下:说他忽悠的,多数是在企业界从事这个专业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人士以及一些曾经和他打过交道的人士;而非常欣赏他的,或者是外专业的、或者是非企业界人士、或者企业的类型不同。作为知名教授,表达能力强是很自然的。但他的“降压汤”是不是管用,则是另外一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