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中国企业创新的瓶颈在管理

1年前浏览215

企业的创新,目的是创造价值。创新活动本身,可以看成知识的生产过程。要让知识的生产创造价值。然而,对制造型企业来说,价值都是实物产品创造的、知识并不直接创造价值,越是核心技术往往越是间接发挥作用。同时,创新的价值创造往往有不确定性:真正的创新都是有风险的,排斥风险必然排斥创新。第三,好的创新往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因为找到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成绩的创新,往往比等待兔子撞树的概率还要小——除非把引进、模仿和工程项目冠以创新的名字。中国的企业不善于创新,往往就是不理解这些问题。

中国企业目前考核制度中有许多问题,对知识贡献起着阻碍作用。比如,各种评审标准关注的是直接贡献,而不是间接贡献、更不是为用户、供应商作出的贡献;这样,就把潜在的创新空间大大压缩。再如,对于产品工程师,考核的重点是新产品的价值,而不是服务的价值、更不是服务知识的积累;这样,在产品创新越来越难的背景下,却无法实现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专家们被迫为创新而创新、而不是想着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有些创新甚至对生产组织产生危害。第三,知识产权的考核,以专利为重点、侧重新颖性,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适用”、常常是一些没有“新颖性”的“笨办法”;这样,工匠精神也就是去了土壤。  

  

现行制度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便于管理者考核下属,而不是便于价值创造。在所谓“求实效”的口号下,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事情;在“重效益”的说辞下,把创新的桂冠和资源向工程项目倾斜、而让探索性的创新失去了焦点。有些冠以“用户认可”的前提下保护部门利益、阻碍体制内的创新。有些制度明显不合理,却常常被冠以“标准如此”而长期存在、似乎标准都是合理的。有些名为“清晰化”举措,把人们局限于很容易清楚的事情,实则阻碍了真正的创新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做法采取阻止进入“蓝海”的手段,强化“红海”中的创新。  

  

先进国家和企业的实践反复证明:企业创新的成功首先在于战略的清晰;而战略的清晰又依赖于组织和策划能力。而我们在技术战略模糊不清的前提下,把创新寄希望于战术的成功、靠运气捡到的兔子。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凝固在战术层面如何考核。在这样的观念下,创新的路子必然越走越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路灯地下找钥匙”的困境。  

  

先进的企业会重视“知识生产”这条隐性的生产线,而我国大量靠引进获得先进技术的企业,往往只能看到“实物的生产线”。不适合创新的制度,是在重实物轻知识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跟随式创新和小尺度渐进改进的背景下加强的、是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下固化的。  

  

很多人推崇创新的市场化、开放式创新。市场化和开放式创新很重要,但只是创新的一部分、往往只有一部分非核心工作适合开放式创新。这是因为:有些科技项目,只有在一个体系内部(如企业)有效地协同,才能更加有效。离开企业的载体,协同的代价将会非常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协同的价值决定了企业的规模。所以,大企业要搞好创新,关键还是把企业内部的协同机制搞好。  

  

笔者认为:企业要搞好创新,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重点是以用户需求为本、以创新者为本。当然,由于人的差异,“以人为本”会有不同的表现。谷歌做到了“以人为本”:用优雅的办公条件和宽松的工作方式,提高创新者的效率。其实,华为也在做“以人为本”:看似让员工努力加班工作,其实也是让员工挣到更多的钱,对急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员工来说,就是以人为本,是“累着并且快乐着”。  

  

以人为本的反面,是以考核为本——特别是考核指标与价值创造相违背的时候、工作目标不清晰的时候,考核会扭曲人的价值观、降低人的幸福感、“累着并且痛苦着”。中国的科技发展到今天,科技管理的落后,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中国或许并不缺少科技人员,缺少的是优秀的科技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0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