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推动创新的关键是需求

1年前浏览1078

     大学工作的师弟说:很多老师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做创新。我叹了口气:其实责任不在你们,而是能创新的空间太小啊!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实现者。技术创新搞什么,应该是企业需求决定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火车头;对新技术的需求就是火车头的动力。然而,当火车头失去动力的时候,科技人员即便有一身本事,也没有发挥的余地:就像御厨进入乞丐家,功夫再好也没用啊。


    有人可能会说:企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啊?的确,企业里的老油条很快能提出大量的“问题”来难为你。但这些问题往往“伪需求”啊! 很多存在很多年了,是非常难做的、绝大多数是做不成的。这就好比:希望研制长生不老的药物,能行吗? 


    当然,难做的问题也不是不能做的。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积累。问题是:谁能给你“十年磨一剑”的时间和资源呢?


     其实,企业提出的更多问题,根本不是纯技术问题。比如,提高连续铸造的速度是钢铁界喊了几十年的事情。但要做好这些事,涉及到管理、成本、技术储备、部门协同、设备改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岂是个别专业技术人员能做好的?


    更重要的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其实并不强烈。为此,我们要看:什么为创新提供了需求。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高效率、高质量、高灵活性要求是推动创新的直接动力。很多技术就是为了实现这些业务目标而产生的。


   然而,高质量、高效率、高灵活性的需求又是怎么来的呢?市场逼出来的。6σ理论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会导致1000倍的损失;我国有的钢材卖到国外,早遇到几十倍的索赔。这样才能把高质量逼出来。而我国呢?市场环境差,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变相保护奸商;提高质量的动力怎么会有呢?创新背后的引擎失去动力,创新空间自然就小了。


   高质量、高效率是好事,企业为什么不追求呢?其实,这些往往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且在短期看往往是得不偿失的。黎明先生担任宝钢领导时,坚持要把10%的产品卖给国外最挑剔的用户,即便汽车板只有20%的成材率也要强推,这就是付出成本啊。这些成本的付出,为创新带来的需求和空间。


    现代社会,“生产资料”掌握在企业家手中,如果企业家没有面向高端的愿望、只是得过且过,哪有会创新的动力呢?所以,企业家是创新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是黎明先生的努力,部门和个人会这么做吗?昨晚一位朋友谈起,国内某知名食品品牌的盖子总是打不开:我想这显然是企业家的事情啊。如果企业主不关心这事,技术人员谁还会管呢?管了又有什么用呢?而企业家要不要管,决定于他自己的价值观呢!


    所以,中国创新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创新的需求。需求,是创新最重要的资源。而这种关键资源却掌握在很多对创新不感兴趣的人手里。如果没有生产关系的改革,恐怕真正的创新空间不会太大。


    可供创新空间小、向往创新的人多,会导致很多问题。就像中国过去传统的“人多地少”,会导致科技界的生存危机。当科技人员需要为了生存而努力的时候,就要做各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学术风气就会变差。会浪费自己的智慧、浪费学生和团队的青春、浪费国家的资源——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愿意做,却也没有办法。这样,为了争夺国家的资源,科技界的矛盾也会日趋激烈——每次评院士,都闹出一大堆的矛盾出来,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共享单车”很热,以至于有人戏称:“影响新企业的瓶颈是没有足够多的颜色了”。这样的热点,其实是模仿而不创新。这样的模仿,只能瓜分利润而不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要突破“中等发达陷阱”,中国需要创新、需要创新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所以,我觉得,不能再把“圆珠笔头用钢”这类故事捧得太高了。


     中国创新的现状要改变,关键是要为创新者创造空间。而不是让创新者在红海里面搏杀。可喜的是:这种转变正在发生。国家开始重视产品质量了、开始重视劳动效率、重视环保了——这些都是创新的引擎啊。如果这些思路能够落地、能够建立起一个崇尚高质量、崇尚诚信的市场环境,就像为创新者“开辟”了新大陆一样。而许多企业家,也开始顶住诱惑、面向高端市场和未来。这就是希望啊。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汽车铸造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1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3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