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咬文嚼字不是真学问

1年前浏览134

    学术工作讲究严谨,准确表达非常重要。如果表达不清楚,可能产生歧义;概念不清楚,工作就会误入歧途。所以,作为一个学者,一定要具备澄清概念的能力。澄清概念,就是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解释、弄清楚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它继承了哪些东西、发展了哪些东西。澄清概念是为了避免误入歧途。例如,有人主张将CPS翻译成“赛博物理系统”而不是“信息物理系统”,就是为了澄清概念、为了避免有些人望文生义、误入歧途。  

  

然而,伟大的思想家很早就知道:很多问题是说不清楚的。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什么都不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佛家也常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文字。其实,说不清楚是自然的:与客观世界相比,语言太简单了;执着于语言,就如同进入一团迷雾。  

  

有此可见,要学会澄清概念,却不能执着于文字。  

  

执着于文字,就是咬文嚼字。比如,在讲大数据的时候,很多人强调一个“大字,要PT级别才算大数据、要用某种技术才算大数据等等。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呢?咬文嚼字或许知道什么是“正宗”的概念,但这些概念是没有用的。比如,在咬文嚼字的背景下,所谓的大数据其实是商业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很多企业连小数据都没有用好,却要跳过来用大数据。于是,咬文嚼字容易让人的思维集中在文字本身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如果“正宗”的概念对解决实际问题无益、与实际情况不符,要这个概念干什么呢?我们研究大数据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创造价值吗? 过度咬文嚼字,反而容易让人误入歧途。  

  

我发现了一个特点。  

  

有些学术背景深的人,喜欢咬文嚼字。他们知道:不咬文嚼字,就显示不出概念的“新意”;显示不出“新意”,其工作的价值和水平就得不到体现。在他们看来,咬文嚼字,似乎也成了一种有学问的表现。  

  

而工程背景深的人,往往更喜欢理清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因为了解了脉络,才能借用过去的经验,避免误入歧途。另外,工程背景的人关心的是如何创造价值、如何解决问题,至于有没有“新意”,根本就是不重要的。  

  

对于工程师来说,宁可在错误的概念指导下解决一个正确的问题,而不要在正确的概念指导下解决错误的问题。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1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1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