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执著创新二十年:我的从业纪念日有感

1年前浏览241

 对我来说,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97713日,我从浙大工控所博士毕业,到宝钢技术中心报到。一转眼,20年过去了。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我就出生在学校里。直到20年前,年近30岁的我才真正离开学校这个环境。那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困惑和不安。


20年前,博士到企业来的很少。以至于在浙大的朋友们以为我是为了高薪才来的:听说宝钢给你6000块钱的月薪?6000块钱的月薪是真的——但却是另一家电信研究所开的。但这也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一家小企业,开出的月薪是1万。因为企业老板对我知根知底。其实,宝钢给我开出的月薪是2500块。我本来要先回家再来报到。老领导让我早点来:15日之前报到,可以多拿半个月的工资。  

  

 为什么来宝钢呢?因为我在大学里学了拿了三个专业的学位,学了七、八个专业的课程,我渴望能够找到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我想,如果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不仅能赢得尊重、也就不愁自己的身价。  

  

实事证明,我来到宝钢是幸运的。不仅遇到了情同父子的老领导任德祥先生、遇到国内顶级的师傅如王洪水先生,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实际问题,经济收入也不差。此后不久,老领导就把我领到徐乐江副总经理的办公室。徐总亲自给我布置了一个技术问题,去解决一个引进10年而没有进展的问题。大约半年之后,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当时,解决这个问题后,在国内的影响很大。但我总是对人说:从技术上说,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真的是非常简单:无非是用了本科里学到的、300年前的公式,用我硕士阶段培养的编程能力,用博士阶段养成的习惯、敢于随心所欲地蔑视理论方法。我一直对别人说:我能做出来是因为计算机的条件变好了——过去鬼子的方法需要对模型进行简化、简化得太多就不好用,我现在不需要简化了。如此而已。但很多人不相信,总以为我隐藏了什么诀窍。  

  

   此后,我常常给大家讲这个道理:需求和条件的改变,是创新的机遇。有一次讲这个的时候,遇到了冶金部原总殷瑞钰院士。他建议我写一本书。这就是《管中窥道:创新的观念与方法》一书的来源。最近给别人讲智能制造,也是贯穿了这条线索。  

  

 后来,在我的实践中逐步意识到:可靠性与系统性才是高端工业技术的本质难点。为了这个目的,我要崇尚简单的方法和结构:因为简单才能想明白、想明白才能可靠。但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不明白了。他们脑子中的“高水平”是复杂的数学公式、是专利、是新理论。我发现:从这个时候开始,能够理解我的人越来越少了。  

  

 再到后来,徐乐江总经理在国外看到一个技术:用模型来预测钢铁的性能,认为宝钢也应该研究这个东西。我再次接受了这个任务。但这个任务真的是不容易: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复杂多变量的模型。有了这个模型,钢铁行业流行了上百年的、基于实验的研发模式就可能发生改变。而且,这个想法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国外就有人提出了,国内也有多家顶级研究机构在研究。  

  

 2002年开始,我花了1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应该是我这一生中遇到的最难的问题。这一进展的突破,得益于前辈们奠定的基础:我的师傅王洪水先生在上个世纪就建立了数据仓库,我有前人所不曾有过的大量的数据。  

  

 既然有条件了,为什么还要花10年的时间呢?我的感受是:对这种世界普遍关注的老问题,技术线路往往不能是传统的——我最初的三年只做了一件事:朝着什么方向走,才有可能成功。第二个阶段也做了一件事:找到可以成功的路子。第三个阶段我在求精:某个参数到底是10.5还是10.2? 我最近常常给别人讲大数据,很多经验就来自于这个项目。  

  

然而,技术成功的结果却是令我十分意外的:面对的是大量的质疑和贬低:你不是搞材料的,怎么能搞出来? 你用的办法这么简单,怎么可能搞出来?你的精度似乎也不高吗? 某个钢种,你也预报不好啊? 你说的事情,我也知道啊?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几个合作伙伴:几位真正有思想的专家。在他们的努力下,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让我的这个成果能够在几个地方开花结果。这样,我十年的心血也没有白费。  

  

这件事让我想到刚到宝钢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好的领导和合作伙伴最重要。”那时,我总以为这些话是拍马屁的、对此嗤之以鼻。但我自己的实践到了以后却发现:这是个真理。对于真正的创新,技术是第二位的,人和文化的因素才是第一位的。  

  

我就这样困惑地走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我非常感谢我的东家——宝钢。它让我学到了很多、成长的了多。否则,我可能也会像某些靠论文成为专家、院士的人那样胡说八道了。我还要感谢宝钢,让我的经济基本自由了。  

  

 作为科技工作者,这二十年是我的黄金年华,今后要走下坡路了。我要思考:未来的日子该怎么走?


20年过去了。人变化了很多,但有些思想却始终如一: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关注对社会的贡献。如果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自己的价值也应该能够得到体现,并得到所希望的尊重。


  我同时也发现,20年过去了,自以为认识越来越深,却也越来越难以被别人理解。对很多人来说,我的观点成了“毕加索的抽象画”。有时候,感觉脚下的路不是越来越宽,而是越来越窄。我不可能像卞和那样,为了献出“和氏璧”,而被不懂行的人砍掉双脚。人的价值体现,应该建立在理解之上。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漫画。有人问大师:保持快乐的秘诀是什么?大师说:不和愚蠢的人争辩。按我的理解,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必计较蠢货们如何说三道四,这就是自由。自由能带来快乐。

  

我马上50岁了,到了知天命之年,心里却仍然充满困惑和不安。不过,作为一个创新工作者,人生的确定性是多么的无聊啊。人生也应该像创新一样,充满挑战才有意思。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冶金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1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3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