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历史总在错误中前行

1年前浏览172

30年前浙大读书时,《自然辩证法》老师是盛晓明先生。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历史总是在错误中前行。我记住了这句奇怪的话,是因为当时真的不明白。

 

现在想来,道理其实很简单。这正如生物的进化:平均1000个基因变异中只有一个对本身有利。但这一个的生物后代,却更容易繁衍下去、带动种群的兴旺。所以,个体的生物变异几乎总是处于“有害的状态”,但物种却靠着这种办法不断朝着更好的方向进化。


所以,大体上看,历史总在错误中前行。

 

我常把生物进化的道理用在创新上。很多企业都在搞创新。说实话,我所见的、真正的创新往往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的——但很多人见到的却是,“创新”,却往往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种认知上的差别,其实是“创新”概念的不同——“成功的创新”几乎都是模仿和跟随别人成功的先例、相当于“成功变异者的后代”、本质上属于创新的“扩散阶段”,而不是真正的创新。

 

当然,创新和生物进化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生物进化是随机的、而人类创新是有意识的。所以,人类创新的成功率比生物高了很多。但总体上看,仍然是失败多于成功。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


所以,历史仍然是在错误中前行。

 

人类的意识作用很大,可以选择方向、可以决定向谁学习、可以迅速调整方向。所以,虽然是在错误中前行,但挫折和代价可以少一些。这就是创新的水平所在。减少错误也没有什么捷径——如果说有捷径的话,就是“不走捷径”:不要一拍脑袋就干、不要专家怎么说就怎么干、不要盲目跟潮流,要多花点时间把自己的问题、用户的问题想清楚,多做些小的尝试去减少大的失败,努力争取“谋定而后动”。

 

人类的智慧体现在:“预则立、不预则废”。所谓“磨刀不费砍柴工”,最省力的办法就是花点力气去“磨刀”,为砍柴做好准备。


历史总在错误中前行,但我们自己可以少犯错。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4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