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张小平的事刷屏了。其实,这只是中国科技界怪状之一罢了。如果现在有人写一本《科林外史》,一定比《儒林外史》荒诞、惊人得多。而这种荒诞的背后,有个特别荒诞的概念,叫做“科技领军人才”。
如果看一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从国外的牛顿、爱因斯坦,到中国的李政道、屠呦呦:他们怎么领军了? 显然,科学家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是“个体户”或者“小团队”,不需要带领“军队”。绝大多数著名工匠和发明家如鲁班、瓦特、史蒂芬苏等人,也是靠自己的手艺,不需要“领军”。唯一的例外可能是爱迪生,他的后半生在“领军”:其实他的身份已经成了企业家。从高科技产业的角度看,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等企业家确实算是“领军”,但他们的身份其实并不是“科技人才”,而是“企业家”。
所以,“科技人才”和“领军”两个概念并不太容易凑在一起,但在我国的科技界却遍地都是。这难道不是一种怪相吗?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科技领军人才”也有:这就是大型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设计师)。其中,所谓的“工程项目”应该是有标的物、有验收标准的工程作品,如建筑工程、工程商业软件系统、工业机械系统。这些项目不是靠论文、“展示性软件”等杂烩交差的“国家重大项目”。能在这些项目中负责的人,一般是从技术一线干起来,对技术难点重点把握较好。他们的优势是知识面广、协调能力强。这些人确实非常重要,但职责上更偏重工程管理、更像一个管理者。但从技术角度看,最关键的人物也可能就是下面一个技师或程序员、往往是身怀绝技的“小人物”——他们是真正的科技人才,但并不领军。
然而,我国的“科技领军人才”往往也不是这样的人物:有的人,往往没有负责过真正的工程项目,而是靠国家项目和论文爬到很高的位置上。比如,我见过某项目花费4000多万,2000个人月开发了一套没有用户的“高科技产品”。从工程的角度看,如果这样的人是“领军人物”,也只能算“败军之将”——除了耗费人力物理,没有任何正面价值。某种意义上讲,目标要求不清晰的“国家级项目”,其实给了“赵括”生存空间、让他们招摇过市。
这些“科技领军人才”是怎么来的呢?通俗地讲,很多是靠当官弄来的。很多高端“科技领军人才”的帽子,其实就是给大大小小的官老爷准备的。所以,“科技领军人才”的概念,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官本位”的强化。而“官本位”与创新是矛盾的:都想着当官了,谁安心搞技术?
有人说:“科技领军人才”能给我们指导方向——这往往是一个溜须拍马的说法:“领军人物”从政府骗钱,而很多人要从这些“领军人物”那里分一杯羹。我常说,科技的方向其实是两点决定的:一点是市场和用户需求、一点是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约束或障碍。而不是所谓的“技术发展趋势”——要知道“技术发展趋势”,网上一查就有,何必要这群大佬来指?有些“科技领军人才”的优势就是和领导打交道、擅长搞钱,多年脱离技术一线,怎么可能更加清楚需求和困难呢?说实话,有的大佬讲“技术发展趋势”,连科普的水平都不够、一知半解以后就开始胡说八道。
我曾经发现:院士往往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非常令人尊重的、真正的专家、国人的楷模;一个极端是:戴着院士帽子的混混、到处胡说八道、误国误民。前者往往就是亲自做事情、干出来的专家,后者往往就是上述所谓的“科技领军人才”。
“科技领军人才”的概念为什么能在中国流行?我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理由:管理科技的大老爷们武侠小说看多了、传统评书听多了,又不懂科技规律。于是,把“戏说”当成了历史、把神话当成了真实。
回到前面张小平的事情。
我曾经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却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故而能引发大家的共鸣。但后来看来,这其实是“夸张的现实”。为什么会有如此夸张的现实。某种意义下就是科技界的官本位导致的,真正干活的人反而被边缘化了。这种现象,确实是普遍处在的现实。
张小平事件的一个奇怪之处,是发生在航空领域。我一直觉得,两弹一星、航空航天是中国科技界的旗帜和骄傲。我也非常敬仰这个领域的专家。
现在看来,过去搞得好有个重要的原因:领导是老革命,不懂技术、不与技术人员抢功劳、专心为科技人才服务,而不会自封为“科技领军人才”,技术人员也就安心做技术。当领导成了大学生、甚至有了博士学位,是领导也是专家。于是,什么好处都是领导的,风气就会变味了,技术人员的心就不平了。所以,领导做好自己的事、不与技术人员争功,风气才可能改变。
由此看来,类似“科技领军人才”的概念确实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