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相关的会议上,经常听到有人讲一些正确的逻辑。但我知道他们的做法走不通。
我们先来看一个正确的逻辑。
几十年前,IBM公司就在其大型计算机上提供了一种叫做GOSSD的功能框架:
G(Gather)采集数据和信息
O(Organize)组织集中存储数据和信息
S(Select)选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S(Synthesis)合成所需的知识
D(Distribute)向特定的人发布知识和信息
相信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逻辑眼熟。它和今天人们经常提到的智能化、大数据项目的逻辑颇为相似。宝钢当年的信息系统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根据这样的逻辑,有人提出搞大数据的步骤:先收集数据、再组织数据.....大体就是GOSSD的逻辑。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真的按照这个逻辑套路走起来,恐怕就不会那么舒畅了:结果很可能是收集了一大推无用的数据,开发了一大堆可有可无的功能,最后不了了之,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
这个逻辑怎么看怎么对,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其实,问题的根源,是人们混淆了技术的实施逻辑和技术的策划逻辑。技术策划要用工程化的思想来推进,要以终为始、要把上面的逻辑反过来用。换句话说,在策划技术的时候,首先要想明白什么人需要什么知识和信息(D);然后去思考如何去合成这些知识(S);进而如何选取数据(S)。最后考虑如何进行哪些数据的采集和存储(OG)。按照这个逻辑想清楚了,再按照GOSSD的逻辑去实施。简单地说,就是“反着想、正着做”。IBM提供的这套工具,是实施时用的工具,而不是策划项目时的工具。
“以终为始”能够落实业务驱动和价值驱动:因为信息和知识发送(D)是根据业务需求来的。有了业务需求再去实施IT项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样做下来,自然不会问:这套系统有什么价值啊?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IT领域的研发需要,所有的技术创新工作都需要——除非问题本身是非常清晰的、是纯粹技术问题。我大概20年前搞数学模型时发现了创新逻辑的反向性。最近给这套思维方式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工程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