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AI在工业中的应用:我为什么不乐观

1年前浏览4247

我花了两天时间写了下面这些不成熟的想法。主要想说明自己的一个感觉:除了图像和音频识别,经典人工智能(AI)在工业中的作用可能不会太大。这些文字只记录了我的一些思考的过程,写得不清楚,读起来一定费劲。不一定要读。

 

我们常要用自己的感觉去判断一些事情:人工智能(AI)到底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值得花多大的力气?我有一种模糊的感觉:人工智能在工业中的应用不是有些人想的那么大。除了图像和语音识别,我不太看重机器学习一类的算法。我总觉得常常是些可有可无的摆设,有时候还不如没有。但我深知,感觉不一定靠谱。所以,我想找个理论,把自己的感觉分析一下。分析的基础应该是技术创新理论(TRIZ)、控制论、系统论和工业的基本特点。我花了两天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想清楚,但时间成本花太高了、耽误了很多事。只能先记下来,以后慢慢想。后面有空的时候,我还想思考一下:我的工业大数据方法 会遇到什么困难、应该怎么用?

 

控制论一直被当成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之一这个学派把智能理解为“知行合一”的过程,或者说“脑体的互动”,即把信息感知、决策和执行统一起来。而在我看来,这个逻辑勾勒出智能过程的全貌。我称之为智能化。然而,理论丰满与现实骨感往往是同在的:在思想层面,大逻辑无所不包、能解释各种智能现象的、指导我们理解智能;但具体应用时,一般只针对特殊的对象(如线性系统)、具有明确语义的信息(如温度),控制算法(决策方法)往往也是经典的(如PID)。

 

所以,控制论就像个智能理论的“总承包商”,用于清晰地描述总体逻辑。但有些事情它“自己不会做”,需要分包出去。如针对NP完备性问题的复杂推理、对图像信息进行认知时,控制论里面就找不到办法了。遇到这些具体问题,需要“分包”给“符号学派”和“连接学派”学派来解决。需要指出的是:学术界谈论的人工智能或AI,常常专指“符号学派”和“连接学派”这两部分内容。这两者强调的是脑子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而控制论学派则描述脑体互动。


我觉得,必须区分“智能化”和“人工智能(AI)”两个概念。我这里的语义是:智能化强调的是结果,而AI强调的主要是两个经典学派的方法。


理解智能,还要理解“系统”、尤其是工业系统和工业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互相作用组成的整体“系统”可以描述各种各样的对象:可以是生物体、可以是生物体内部的细胞、器官或器官组合;可以是宇宙中的星系、地球上的生态还可以是人类社会;可以是工业产品、设备、工厂等人造系统。我想搞清楚的,是人工智能对这些人造的工业系统有什么用途。

 

人造的工业系统有其特点。它为特定功能而设计,其功能可以抽象为输入输出关系。这种输入输出关系要符合人们的预期。在此基础上,要求建造和运行系统的成本低、反应速度快,可靠度要求还要高。工业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挑战极限的过程:可靠性的极限、响应速度的极限、成本的极限、性能的极限。而这些追求可能是矛盾的。比如,在追求其他方面的极限时,可靠性就会受到影响。

 

理解现代工业,特别要理解工业对可靠性的要求。稳定可靠,是技术成功的底线,并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工业技术创新时,很多和方法目标都是围绕着可靠性展开的。林诗万先生在设计Thingswise工业互联网平台时,提出“以简为优”的思想——其背后的原因就是“简单才容易想清楚,想清楚才可靠”。我也常提到,工业软件中往往有90%以上的代码与可靠性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懂可靠性要求,就不懂工业。

 

什么叫可靠? 有种可靠性理论叫做FMEA,也就是失效模式分析。按照这个理论,不可靠的本质就是失效,可靠就是避免失效。失效的原因一般是系统内部的裂变或外部的干扰,导致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失效或发生畸变。

 

对待失效的办法很多,而且是有逻辑次序的。一般来说,能消除或减少干扰是最好的办法;其次才是如何处置干扰。事实上,如果干扰太多,控制系统本事再大也难处置。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说法,如:先标准化再自动化、先精益化再智能化,有了先进的管理才有先进的技术。这些说法的本质就是:先消除或减少干扰,再处置干扰。

 

消除或减少干扰的办法很多。比如,更好的系统设计,少产生干扰、能抵御干扰、若化干扰的危害。例如,购买质量好的设备、原料和零部件,更少的故障和问题,可以消除很多内部干扰;用个外壳把系统保护起来,可以消除外部干扰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然而,绝对地消除干扰往往是做不到的、成本也不允许。所以,人们还要考虑如何处置干扰。

 

处置干扰就是控制论的方法,如前馈、反馈等。

 

如前所述,控制理论可以启发我们理解智能化。控制问题常常分为“跟随问题”和“调节问题”:前者应对指令的变化、后者应对内外部的干扰。总而言之,控制论是研究如何应对干扰或变化的。智能化也是这个道理,关键是应对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变化。

 

与传统控制系统相比,智能化应对的变化复杂、系统也比较大。比如,控制系统可能仅仅针对一台设备,而智能化则是针对车间、工厂甚至产业链。对控制系统来说,输入是压力、温度、流量这些明确而又标准的信息;而对智能系统来说,输入则是用户需求、生产状态、产品质量等相对模糊而又复杂的数据。要实现智能化,首先要明确的是:一大堆的数据中,包含哪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比如,是否意味着设备出故障了、质量出问题了、设备需要改进了?同样,出了问题应该怎么做,也可能意味着一大推的生产经营调整方案。

 

这是否意味着,智能化在工业中的应用就一定要搞一大堆复杂的算法呢?我认为不是这样。按照工业的传统,首先要做的还是把问题变得简单、清晰、可靠。比如:

 

尽量直接获得信息。现实中,开发一个复杂的模型,往往不如增加一个可直接测量的传感器;用复杂的模型用测市场需求,不如直接从主要用户那里获得生产计划。花很多时间去完善模型,不如多花些时间完善数据、推动信息集成。复杂算法主要用来处置数据中的干扰和不足。总之,把不可知的变成可知的、不确定的变成确定的,才是最好的办法。

利用人的智慧。例如,对于智能设计。不要希望计算机能够像人那样去设计产品(就像AI写诗、谱曲),而是设法复用人的知识。现在看来,知识复用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复用知识模块,一种是复用设计流程。这种做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可靠。再如,无论是生产计划、设备检修、异常处置,尽量把人的知识标准化、一般化、数字化、模型化,而不是让机器直接产生知识——知识产生知识,主要用于对人的知识精细化和验证、帮助人进行测。

针对人的弱点。人的弱点是决策慢、计算能力低、精确性低。智能化的重点就是让人的决策逻辑让计算机来实现,从而提高决策速度、质量和精确性。决策逻辑可以完全模仿人。机器代替人决策时,最大的问题是“信息和知识不对称”:机器得到的信息和知识不够多。这是关键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算法代替人的决策逻辑。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信息集成,还要推进决策逻辑的流程化、标准化。做到了这一点,“信息和知识不对称”的天平就可能反转。

适度简化问题本身。例如,对于“设备的预测性维护”,除了刀具磨损等个别问题,不主张去预测设备的寿命。一般来说,准确预测寿命是不可行的;或者说,成功往往是小概率事件。事实上,当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直接维护或者更换就是了:这样做的可靠性更高。而可靠性本身就是价值。

推进系统本身的改善。决策复杂的原因,主要是问题本身复杂。对于复杂的工业系统,智能化决策做得好,关键之一是系统相对简单、意外的问题少。系统稳定性高了,智能化也就简单了。

 

现代控制理论中许多的思想可以移植到智能化的过程中。例如,控制系统做得好,首先是系统设计得好、容易控制。这就相当于CPS系统先要有个好的物理对象。现代控制理论讲究“可控可观”:可控,就是系统的控制能力要强,也就是推进系统本身的改变;可观,就是获得信息的能力要强。这些趋势也可以用TRIZ的观点去看。我常说:信息集成的背后是业务集成:把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业务串起来。这其实就是通过信息,让小系统合成大系统。这就是TRIZ的超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的发展,总是越来越复杂;以至于超出人类大脑可以控制的极限。这个时候,智能化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工业的可靠性要求,又总是复杂问题简单化、让人类能够理解复杂问题的逻辑。工业中需要人工智能——图像、音频识别这些东西是无法按照这种逻辑来让机器做的,机器需要模仿人的感性知识时只能用这些方法。


事实上,我非常看好图像识别在工业中的应用。道理很简单:自动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工质量检验将会成为提高自动化水平的瓶颈。一年多前,我曾经建议工信部人才开发中心的领导,加入这一方面的培训内容。

 

但其他的工作需要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吗?


我想,只能用在可靠性不怎么高、又无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场景。但这样的场景多吗?似乎不多。当然,算法可靠性不高的时候,可以用最终交给人来来决策。这时的人工智能,起到一个秘书和帮手的作用,不会特别高大上。

 

 总体上讲,我认为工业中的问题虽然复杂,但典型人工智能在工业中的应用价值未必太大。当然,前提是区分“智能化”和“人工智能(AI)”这两个概念。我指的用处不会太大,主要指后者。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理论FMEA控制工厂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