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故事,与我研究智能制造的心迹高度吻合。
有位叫斯特宁的学者被国际慈善组织派到越南,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到了越南,他发现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贫穷。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办法是设法发展经济,甚至还要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答案虽然有了,但斯特宁并没有就此结束。他拿了一把尺子,找出那些家里穷、却高大健康的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调研。他发现这些孩子们的吃饭有些共性:
1. 一天吃四顿。
2. 妈妈会抓些小鱼小虾给他们吃。
3. 妈妈会把番薯叶的汁淋在饭上。
斯特宁知道,这些做法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孩子胃小,多吃几顿有利于吸收;小鱼小虾可以补充蛋白质;番薯叶的汁可以补充维生素。于是,斯特宁就推广了这三种做法。6个月后,当地65%的儿童营养问题得到改善。
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别人讲智能制造讲“是什么”,而你却是讲“为什么”。确实如此。我在企业工作过很长时间,深知“先进的技术可能不实用”。所以,我一直关注数字化、智能化的相关技术,在什么背景和场景下才会有用。
比如,只有当产品设计是企业的主流业务并且业务水平要求高的时候,数字化设计才能体现价值;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机器换人”才是划算的;只有当产品质量要求高到一定程度,数据的价值才会急剧上升....总之,高质量要求、高灵活性要求、高效率要求、高人工成本往往是推进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应用的动力。我一再强调:当这些条件不满足时,很多技术是无法创造价值的。而我给出的“药方”就是“转型升级”。在我看来,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互为因果:有了智能制造技术,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有转型升级的愿望和行动,智能制造技术才能发挥作用。
然而,一般来说,只有极少数优秀的企业家才有能力、有条件制定出“转型升级”的战略。有些“转型升级”,有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控的。对于企业中低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来说,更是无从着手。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没有现实可行性。
所以,我后来就思考:如何找到现实可行的办法,来推进普通企业的智能化。我找到的办法,就是用智能化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与斯特宁的思路一致:在现有条件下应该怎么办。
从管理入手,就是从企业没有做好的地方入手,去寻找价值点。把企业的最佳案例(最高质量、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最少排放)作为标杆,用智能化的办法将其固化成为常态。久而久之,企业自然就变化了。这样,转型升级就变成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说,几乎每个企业都有管理不善的地方、都有进步的空间。所以,几乎每个企业都有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自己的可能性。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手段,可以提高人们(操作工人、各级管理层、企业家)的洞察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加有效地协同;可以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这些做法都是有可操作性的、技术上可行。
从业务角度看,具体的做法似乎是老生畅谈:标准化、流程化等等。但是,过去的做法 会遇到极大的问题:人的工作量激增。往往是:企业每一次的改革,都带来一大堆无效的流程,让工作效率显著下降——因为走流程是需要成本的。然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办法,其实是让计算机帮助人走流程。就像某位领导说的:“让数字多流动,让群众少走路”。这样,标准化、流程化带来的副作用就降低了。
按照这样的思路走,当然会遇到新的问题:人的持续改进容易,让计算机落实持续改进是困难的——工业软件对可靠性的要求很高,软件化的开发成本可能也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合适的软件工具来解决。在我看来,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地说:工业APP就应该用来承载持续改进的结果。
我小时常听一个大人故事:有个懒汉的老婆回娘家,走前给他做了一个大饼套在脖子上。等老婆回来后,发现他居然饿死了。原来:他只吃了脖子前面的饼,懒得回头吃后面的。我们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的时候,可以设法找到好的办法。但无论你再好的办法,都需要自己付出一定的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否则,遇到再好的时代,也会像这个懒汉一样无所作为、与机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