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几位朋友在谈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我想把这个话题扯得远一点:为什么要提出概念?
提出概念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指导思想和行动。就像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目的就是启发我们找到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便于抓住机会。
对于这个概念,人们对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显然不一样。有的内涵大、外延小。比如:“因特网上连上工业设备”。但是,如果按照这个定义的话,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机会并没有被划进来。比如,工业4.0的智能工厂就可能没有被划进来。这样,就可能丢失很多机会。
也有些内涵少、外延大的说法。比如“网络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对此,人们肯定会提出质疑:ERP是吗?电子商务是吗?甚至RS232是吗?也就是说:这个外延把很多“陈旧”的技术包含了进来。形象地说:这个“新饼”画得太大了、被前人吃掉了很多,当前机会并不多。
说到底,我们真正关心的是现在的机会在哪里。
我们知道,对于网络带来的机会,人们已经关注了几十年。过去能够做的事情,往往就不是今天的机会。这样,今天“机会的边界”就非常难以准确描述。
工业互联网的机会之“饼”,被前人咬掉了很多。
“道可道,非常道”。我经常不太在乎如何定义一个概念,而在乎我所关心的:今天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机会在哪里”与历史有关。
过去,ERP(包括云化的ERP)、电子商务,都运用了互联网、涉及的空间大;但这些系统的主要功能往往不是靠机器实时决策的。PLC、DSC都能做到自动实时响应,但及到的物理对象的空间分布范围却是小的。所以,工业互联网的机会往往是涉及空间大、响应速度快、机器决策比例高的区域。因为这块“饼”过去很少被人吃过,才成了今天的机会。比如,优也从事的钢铁企业的能源介质管控,就处在这个空间中。
这块“饼”中有很多不好“咬”的地方。比如,很多地方涉及的都是管理问题,或者在管理和控制边界上。这些地方往往需要不断地持续改进,不断地发现问题、优化问题。而这样的要求,对软件系统来说,并不容易做好。这也就应该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应该解决的问题。
“机会在哪里”,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
学术论文中提到的机会,往往是互联网等基础技术带来的机会。但是,要把这种技术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还有赖于各种非技术的条件。技术上有可能成功的技术可能不能落地、不能创造价值的。
比如,设备的远程监控是个不错的想法:可以减少工人巡查的工作量,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让一个人管理更多的设备;可以积累大数据、提升设备监控和维护的智能化水平。但这些能否实现,会受到经济性的干扰:劳动力成本降低是否做够大、设备监控的质量要求是不是足够高、劳动效率提升有多少、数据基础和条件如何......。
我给人讲创新,经常谈到:创新总是在“条件”不太理想的前提下。这时候,往往需要创造和改善条件来推进创新。
有人曾经想给工业园区中的小企业做远程设备监控。从技术上看,这样做是可行的。但我的问题是:园区中的企业都是巴掌大的地方,为什么需要远程监控?经济性何在?
于是,我替他设想了一种可能的“商业模式”:有这么一家服务型企业,通过网络来维护和管理多家小企业的设备。这些中小企业不再需要自己的人管设备了,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维护质量,而这家服务企业也可以赚钱。但是,如果我的设想成立,就要先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设法建立这样的公司。当然,成立这样的公司也很不容易.....
在这个例子中,服务型公司就为远程监控技术的实用化的“条件”。注意到:让技术发挥作用的“条件”往往并不是“技术”,而是商业乃至社会条件。这些条件的建立过程,其实就是企业和社会转型升级的过程。
我还经常讲到:创新经常发生在价值大、难度低的地方。飞机发动机和油田设备监控就是这样的场景。没有工业互联网的理论,他们也会这么去做。与前面工业园区的例子相比,这些场景的差异主要不是在技术,而是在价值的大小。
总之,有没有机会是一回事,能否“抓住机会”是另外一回事。而抓住机会,首先就是“选择场景”或者“创造条件”。
很多技术价值的大小,与劳动力成本相关。
所以,很多技术在发达国家合适,在我国就不一定合适。如果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劳动力价格还不够高,有些新技术就“不是你的菜”。所以,“抓住机会”的一个方面是要学会放弃、去选择。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机会与所处的企业、企业的领导有关。
领导和平台好了,创新就容易,反之就困难。对技术人员来说,这其实是最重要的“条件”。我一直觉得,中国创新搞不好,最缺乏的是企业家——原本很多应该做企业家工作的人去玩政治了。如果我们有100个任正非,中国的创新就不是问题。而国家的改革,就是应该给“任正非”创造条件。
对于技术创新,我是一个“市场决定论”者。中国市场的优势在大,劣势在用户的档次低、需求弱。我认为,要抓住这个特点,才能真正地抓住机会。
总之,能否抓住新技术的机会,往往在于非技术因素的条件。
“语言是一团迷雾”。把概念说清楚真的不容易。我们或许应该直接去思考机会在什么地方、如何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