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1年前浏览177

德鲁克有个观点:“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在创新过程中,“做正确的事”更难、也更重要。

 

《第三代研发》提到一种普遍的现象:创新成果总是出现在人们没有注意到的角落。你想要的东西拿不出来,不想搞的东西反而出来了。这就好比,你想要长生不老药,别人却给了你一套易容术。而在《第四代研发》这本书中,又强调“需求是潜在的”。这是因为:对创新者来说,容易表达的需求,往往是不容易实现的——否则别人老早就做了。从投入产出效果看:经济性最好的创新,往往是找到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需求,并从中明确一个创新的目标。

 

总之,对创新者来说,想清楚“做什么” 可能比“怎么做”更重要。

 

我很早发现:多数人习惯于把创新的重点放在“怎么做”,并习以为常——那是因为我们国家一直处于技术跟随阶段;所谓的“创新”,往往就是模仿:“做什么”是清楚的、跟着学就是了,关键是不知道怎么做。这个时候“怎么做”才显得重要。

 

换句话说:提出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尤其如此。

 

在智能化时代,很多创新往往不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机器代人”,而是“人机互动”、“重构人机界面”。在人机相互协同的方式和方法上,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关键是看人们能不能想到。

 

其中,从管理的角度看问题,比较容易找的经济性强的切入点。管理,本来是人做的事情,现在要“重构人机界面了”。这时的效益不是“机器代人”,而是决策“优化”带来的价值。这时的人机界面可以是:机器帮助人提供决策信息、人为机器提供决策信息、机器帮助人评估决策效果、机器帮助人修订决策结果、机器帮助人总结经验、人通过机器进行决策。当然,最好是把管理问题变成控制问题……这里的想象空间可以是很大的,创新的视野也就大了。

 

最近,我面对某个传统的工业问题。这类问题提出来几十年了,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据我了解,最近有人提出用大数据、智能化的方法做这件事。但深入了解后却发现,做法上还是换汤不换药:问题还是老的问题,原来的困难和条件都没有发生改,只是用了一些新的名词进行包装。


    创新能否成功,与使用新名词无关。所以我判断:他们的工作不会有本质进展。但是,如果能重新定义问题,希望还是很大的。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4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