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师徒对话:工业的实践总会超前于理论

1年前浏览420

  昨天(10月5日)下午,探望了我的师傅王洪水先生。王先生今年81岁了,是共和国早期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是宝钢ERP(9672)系统的开发负责人。

 

十多年前,王先生反复教导我的一些观点:做一个Smart的企业、知识的模型化、“录像一样地”记录数据。而这些有远见的观点,我最近几年才真正搞明白。

 

我向王先生汇报了最近的一些认识:KPI的动态设定、数据完整性与智能化的关系、管理是智能化的切入点、通过持续改进推动智能化等,想听一下王先生的意见。王先生说:KPI的动态设定这件事,我们多年前就在做啊!当时某位领导就说:固定的KPI不太合理,能不能做成动态的呢?王先生就派人做了这一件事。

 

王先生说: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个时候做的工作还是蛮先进的。于是,我又想起王先生对我说过的一个观点:做技术研发一定要需求驱动,而不是“什么是热点就做什么”。“需求驱动”可以让技术非常先进,而“什么是热点就做什么”其实已经落后了。

 

谈到这里,王先生告诉我:他最近看到有些文章,观点非常不对头!只会拿一些所谓的先进技术来做亮点、撑门面。我对王先生说:我和您的观点非常一致!有的人不懂工业、有的人不懂数字化,谈了很多离谱的观点。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政绩观有问题。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王先生对我说的一个观点:好的技术总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产生的。多数人往往没有关注,即便成功了也没有当成什么。回顾历史的时候,才能发现事情的伟大;但回到现实中,很多人是完全没有意识的。例如,我最近还见到一位领导的文章,谈行业管理的进步,却就完全没有意识到数字化对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巨大作用。

 

对此,王先生有些失望:我们过去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不仅没有发扬光大,反而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于是,我们又谈到宝钢首任技术副厂长、宝钢信息技术奠基人、90岁的何麟生先生:一位对信息技术眼光独到长者。何老194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从小立志报国。若干年前,工信部有位人总结宝钢经验时,提到很多概念,如“二把手工程”、“企业至少有一个真正明白信息技术的人”,指的应该就是何先生。

 

凑巧的是,今天早上,何老发短信给我,要我通个电话。

 

老人家给我讲了他对未来钢铁发展方向的看法:“我最近身体不太好,希望尽快对你讲一下最近的想法。”在这次谈话中,何老又谈到接近40年前,在宝钢项目下马期间,他所推动的“数据不落地”的想法: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要建立一个Cyber空间。

 

何老说,那时的技术条件非常差,我们是用Modem、RS232、甚至软盘来支撑“数据不落地”的。靠着“小米加步枪”的办法,把设备数据与企业的管理工作结合了起来,支撑了宝钢“按合同组织生产”(其实就是个性化定制)。何老说:当时的条件虽然落后,但思想却是先进的。

 

何老非常赞赏安司长提出的(Cyber空间是)“放大镜、望远镜、CT机”的说法。通过Cyber空间,我们就“看得见了”、管理水平也就能提高了。何老也赞同我前几天写的《从可追溯到智能化》的文章。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阐述:今日之智能化,应该从管理的口子切进去。

 

于是,我又向何老提到那位领导的文章:他的职位那么高了,为什么还看不到数字化对管理的价值呢?

 

何老对我说:这还是个文化问题——有人脑子里完全是Physical 空间的逻辑、有的人则完全是Cyber空间的逻辑。但推进智能化最需要的两者的融合,要有CPS的文化。推动这种融合,需要相互理解,而不是互相鄙视和敌视。何老还对我谈起孔子的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老人家劝我:遇到这种现象,脾气不要太大。

 

很多人不明白:既然是搞创新的,为什么不是从论文中吸收新思想,而是去找这些老先生们求证呢?

 

因为我相信:先进的技术一直都是实践领先于理论的。

 

我的博士学位是自动化。维纳的控制论出现了才几十年,但控制论最经典的例子却出现在几百年前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上。我讲创新课的时候,曾经多次讲起类似的逻辑:先有了蒸汽机,才有了热力学;先有了冶金技术,才有冶金学;先有了飞机,才有了空气动力学;橡胶发明了50年,才有了高分子科学。这些都是实践领先于理论。宝钢和红领制衣的个性化定制,也都是在工业4.0的理论提出之前就做了。

 

法国有个被称作“当代牛顿”的科学家,叫做P.G.德热纳。他写过一本著名的科普著作,叫做《软物质与硬科学》。在这本书中,他专门讲述了理论和实践的这个逻辑,强调实践的价值。大家不妨一看。在工业界,日本人一直强调“现场有神灵”。其本质也是在强调实践是关键。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很多人的创新路子走偏了。我前些日子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工业企业创新:多读历史、少看点论文》,就是试图矫枉过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伟大技术实践的“毫末”早已存在,但人们往往不知道哪些能够变成未来的“合抱之木”。理论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识别这些有价值的“毫末”。但无奈的是:我国的部分理论家往往既不了解Cyber、也不理解Physical,反而把企业带入了误区。我尊重这两位前辈,是曾经把“毫末”变成“合抱之木”的人、有着成功的实践经验。在我看来,他们的观点,比金子还要宝贵。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冶金理论科普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2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3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