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马斯克成功的启示

1年前浏览2890

昨天,SpaceX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这件事在人类的工程技术发展历史上,应该有重要的地位。马斯克的成功,给科技工作者以巨大的鼓舞。经过这件事,我们对工业、对商业、对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应该有新的认识。这件事非常值得研究,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谈点小的体会:

 

马斯克的成功,证明系统工程的威力巨大,也证明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SpaceX的设计是系统工程,涉及到非常多的学科。航天技术出现了很多年了,很多具体的支撑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马斯克进行系统性的改进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变道超车的机会。看来,人类有必要对传统工业的成熟技术进行反思和探索。

 

马斯克曾获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位。但这两个学位与工程学无关。常言道“隔行如隔山”,他怎么敢革航天工程的命?别人一个专业学4、5年,都是白吃饭的吗?在我看来:跨学科掌握多专业的知识,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从应用知识的角度看,总设计师只要知道这个专业“需要用什么知识”。打个比方,总师需要知道:飞船的轨道要用相对论公式修正。但总师不必关心怎么推导公式、如何验证相对论,也不必要知道相对论的发展历史。他只要知道有这么一件事要做,并找一个会计算的人就够了。相反,如果总是需要把每个技术原理研究透,那得花多少时间、做多少练习啊?我们读书时,老师要花讲很长讲知识的来龙去脉;为了得过分,还要花很多时间做题。对应用知识来说,这些都是浪费时间。

 

其实,即便是专业内的专家,也不是能把专业内的每个细节都记得清楚。我亲耳听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讲:有中学生要他帮助做题,他说不会做。但是,专业内的专家需要知识时,知道到那里翻书、找出具体的知识。对于绝大多数应用场景,这就够了。记得有位著名历史学家说,自己翻坏了多少本历史年表。记不住年表,并不影响他作为著名历史学家的地位。

 

用知识的时候,我们只要把精力集中在有用的知识上。相反,我们读书时,学习了大量终生都不会用到的知识。上周末我给年轻人讲课时,提到我读书时的一件事:由于没有显示器的驱动程序,导师建议我用汇编语言编写。那时我既没写过驱动程序,也没有真正用过汇编语言。但我从书店里找到一本300多页的书,从中找到了有用的半页纸,花了12个小时就搞懂了。注意:我根本用不着把300页书都看完啊!同样,对应用来说,没用的知识可以不学,但要学会迅速找到需要的知识。

 

马斯克说过一句话: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对此,我也深有体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很多知识不用你来掌握、学习效率也差别很大。

 

我在宝钢工作时,曾经遇到一个问题:酸不溶铝是什么?我问了很多人,但他们的答案都不能解释我的疑惑。有位博士建议我问一下陈钰珊专家。果然,陈专家讲得非常清楚。我在宝钢工作20年的一个收获就是:遇到问题知道该问谁。这非常重要:如果问错了人、得到错误的答案,一个月的工作可能会白费。而真专家的一句话,比自己看半个月的书都管用。

 

其实,很多问题整个集团也就12个人真正明白;而公司之外可能一个明白人都没有。2007年,我在“东方科技论坛”的报告中指出:科技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之一,就是知道谁掌握某个领域的知识

 

我在浙大数学系读本科时,学了45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后来又读了化工和控制的硕士和博士。到宝钢工作后,又补了材料、冶金等专业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觉得很难。跨专业学习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心理顾虑。


当然,要想具备跨专业学习的能力,需要至少把一门学科真正学透,才能对其他专业融会贯通。所谓的学透,是学透思想、理解知识的边界,而不是背诵定理和公式。可悲的是,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正好相反。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其他专业航天冶金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