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位朋友谈起,我国在材料领域和国外相差很远,对国产货不满意,并甚为担忧。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几个观点:
1、大规模生产的材料,中国并不落后。
市场大、需求量大的材料,中国几乎都能生产出来。在钢铁领域,顶级的汽车用钢、取向硅钢都能生产了。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市场大、又难以生产的产品了。因为这个原因,钢厂的研发人员甚至有点苦恼:以后开发什么新产品啊?
2、难以生产的,几乎都是小批量的产品。
这些小批量的产品,一般用在高端产品上。我国的高端技术落后,很大程度上是材料拖了后腿。材料是现代工业的基石,高端的原材料上不去,肯定会被人家卡脖子。昨天朋友发给我一个帖子,提到我国的飞机发动机比国外差很多,材料是关键瓶颈之一。。
小批量、高端材料不行,背后有一个经济原因。这是个鸡蛋悖论:市场小的时候,如果卖不了高价钱,就难以生存;生存困难,就难以静下心来搞产品;静不下心来搞产品,质量就上不去、就卖不出好价钱。我国有几个搞特钢的国企,现在经营都几乎比较困难,也很难留人。。
3、高科技材料,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高科技材料的特点是性能好。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其实很难保密:所谓的搞不出来,往往是纯净度、均匀性、稳定性上有差距。。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靠的往往不是材料学的知识,最重要的两点是管理和控制:这两个方面都是用来解决稳定性的;稳定性好了,才有可能向高纯度、均匀性发展。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管理不会太差;反之,管理差的企业,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管理和质量好的企业,一定有好的企业文化;文化上存在问题的企业,不可能生产出顶级的产品——但很多管理者不愿意这么想,更不愿意这么说。刚才谈到的特钢,有的国企亏了上千亿,但有几个民企却赚了不少。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差别。最近大家都在说马斯克,大家可以看看他的管理理念。
数字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管理和控制问题。但离开优秀的人,最终也是不行的。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这个意思。没有优秀的人,凭什么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