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多点“庖丁解牛”,少点“屠龙之技”

1年前浏览290

30多年前我读大学时,“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是非常时髦的概念。人们相信:很多新的科学和技术出现在不同领域交叉、融合的地方。事实确实如此。不过,科学研究的特点,会让原本的“交叉学科”变成新的、独立的学科。

 

这是因为:人类大脑的功能受到生理极限的约束,往往只能在某个专业上有相对精深的研究。所以,在人类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地细化专业和分工,才能把专业水平提上去。

 

但是,在工程技术界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现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往往就是从各个角度和层次推进融合。如战略与管理、管理与技术、OTIT的融合、应用技术与平台技术的融合,还包括跨专业的融合,如设计与材料、研发与制造、工艺与设备、设备与控制、工序与工序等专业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两两融合”而是多个专业、部门、层级的融合。

 

导致这种融合的力量,就是互联网和数字化,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智能化。我经常说:工业的智能主要是“吴淑珍式的智能”(靠内线炒股发财的模式)。这种智能的特点,主要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和简单的逻辑进行决策。换句话说,决策逻辑是简单的,但获得信息的能力增强了。技术逻辑就是数字化的“信息”驱动软件化的“知识”做出决策。从这个角度上谈,决策优化的机会来源于信息和知识的集成。

 

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所有专业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数字化,用软件的形式沉淀下来处理信息。“电脑”不再受到生物生理极限的约束。这时,网络互连可以把不同专业、领域、部门的信息和知识送过来,做出综合性的科学决策。所以,信息集成往往为决策革命带来实质性的机会。这种机会,弥补了专业划分、层级划分、业务划分带来的麻烦。

 

谈到智能化,就不能不谈AI。当代所谓“新一代人工智能”,重点是“深度学习”这类知识。在工业领域,AI可以用于与图像、语音识别相关的场景,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算法的角度看,其主要作用是从巨大的搜索空间中降低搜索量、帮助计算机克服组合爆炸问题。但是,有人将其看做一种“高级的回归分析”、“新一代的数据建模方法”。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多数工业场景下却是一种“屠龙之技”,也就是俗话说的“高射炮打蚊子”。

 

做工业应该多一点基础性的工作:把人类大脑中简单的知识沉淀下来、实现跨专业相互融合。在信息互联互通的背景下,简单知识软件化的意义和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大的。当然,要发挥作用,需要花时间去理解业务、去理解不同专业和部门的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利益关系是如何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以便于做出综合考虑,把人类大脑中的知识聚合在计算机中。这种工作就像“庖丁解牛”:不需要多快的刀子、也不需要多大的力气,关键是去理解复杂系统的知识结构。

 

但愿大家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时,多一点实实在在的“庖丁解牛”,少一点抓人眼球的“屠龙之技”。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理论爆炸材料控制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3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