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前天,本人有幸作为领军组的评委,参加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半决赛。这次大赛项目的水平普遍较高。按照我个人的观点看来:能进入决赛的项目基本上都非常好;没有进入决赛的也有很多值得向社会推荐的好项目。只可惜决赛名额有限,必须优中选优。对我来说,这既是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印证自己想法的过程。
这几年,随着实践的深入,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逐渐清晰起来了。在我看来,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往往可以分成三类:
1、针对大企业的管控
我一直强调,工业互联网在大企业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增强管控能力。其实质是:利用互联网可以在大的范围内更及时、更准确、更系统地发现管理中的问题。这意味着:要发挥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应该从管理角度去发现存在的不足。这次竞赛的很多项目,也印证了我的这个结论。比较典型的是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和生产管控。
例如:有个项目采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后,将汽车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对此,我原本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汽车行业的精益生产已经搞得很好了,怎么还会有提升空间呢?原来,依靠互联网的实时分析,可以提升秒级、毫秒级的效率——这一点只靠人是很难办到的,而机器却容易做到。再如,通过毫秒级的设备监控,可以清楚地判断系统内故障发生的先后次序,帮助技术人员找到问题的根源。所以,工业互联网让机器(辅助)决策可以发挥快速、大范围、综合优化的作用,对管理优化的价值是显著的。
互联网与数字化设计的融合,本质上也可以看成管理能力的提升。例如,协同能力提升以后,出错、需要协调的问题就少了,研发的效率就提高了。
2、优质资源扩散
我过去经常发现:某些企业宣传的所谓先进技术,我们很多年前就成功地用过。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对于许多高技术,往往只有大企业(如汽车、冶金、石化)和高端企业(如航空、军工),才用得起、才雇得起优秀的人才,投入产出也才划算。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缺人才,难以获得这些资源、价值体现能力也弱。
利用工业互联网及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共享、复用的方式,让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过去只有大企业才能拥有的能力和人才。其中,典型的做法就是SAAS软件或者工业APP。其原理是: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法,可以共享知识资源、可以利用专家的碎片化时间。
在这次大赛中,有几个项目是把设计能力、软件和管理能力做成SAAS实现共享的。而设备维护的外包,本质上也是人才和知识的共享,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可以低成本地获取优质资源。
单纯从技术角度讲,许多技术和方法一点都不新颖,但应用范围却显著扩大了。
3、新型产业生态
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最先受到冲击的企业是大量的低端制造的中小企业。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相关产业外移到东南亚、印度等劳动力更加便宜的地方。对我国是很不利的。
于是,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重构,就成为了必然。
这次大赛中,有多个项目都是针对这些落后的中小企业的。这些项目中,有些(工业)技术的水平不好。但是,互联网却让他们的社会价值极大地增加。在我看来,阿里犀讯也是这类的项目,但阿里可能无意参与这种竞赛。
换个角度看这三类场景:第一类往往发生在大企业内部,第二类往往是大企业的东西向中小企业转移,第三类则是小企业集群的问题。在我看来,在这三类应用中,成败的关键是场景选得好,技术上未必有多难。所以,不要过度迷信新技术。
除了上述三种类型,靠新技术驱动的项目也有一些。如5G和AI的应用。但是,5G应用的好场景还比较少、与工业互联网的关联度相对较弱。而AI主要在图像识别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这次大赛还有个特点:评委普遍比较务实。有些人汇报自己工作时,喜欢用时髦的技术和名词。但是,如果演讲人说不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些技术,让人觉得只是追逐时髦,这些时髦名词往往就是扣分项。反之,如果实话实说,则往往是加分的。通俗地说:评委是不喜欢忽悠的,报告时务实最好。
工业互联网大赛和国家奖评选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这个的大赛上,没有名气的年轻人、小企业完全有机会在大赛上展现风采,是真水平的较量,滥竽充数就比较难了。特别地,那些名头很大的砖家,都不一定敢来。
面对300万场外的观众,评委要表现自己的水平,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于特定的项目,每个评委的认识肯定不同。比如我更注重价值和思想性,喜欢那些有创意、思路清晰的项目。但无论给分高还是给分低,一定能给出自己合理的解释。
我觉得:如果这种赛事持续若干年,其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很可能会超过某些国家大奖,能真正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