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专业还是业余

1年前浏览249

最近,某大学业余物理学家称,用马列主义证伪了相对论。这件事在此提醒某些人:慎用自己的业余去对抗别人的专业。

 

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在人类的历史上,成功挑战权威的小人物、年轻人比比皆是。伽利略、牛顿、爱迪生哪个不是挑战权威?爱因斯坦不也挑战了牛顿的权威吗?要回答这类问题,要好好研究一下历史。

 

在伽利略、牛顿之前,物理学还不是一门专业的学问;爱迪生出生在一个科学和技术刚刚走向深度融合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某些领域的“开山鼻祖”,并带领这些领域走向了专业化。到了爱因斯坦的年代,物理学已经成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因斯坦其实并没有否定牛顿,只是拓展了牛顿的理论。其实,在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就谈到提出时间均匀性假设的原因。所以,在牛顿看来,“时间均匀”并不是自然的,而是一种在当时知识和条件下提出的假设。从这种意义上说,牛顿就已经意识到拓展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创新必须挑战权威。但这种挑战一般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知者无畏。


如果针对的有争议的问题,挑战权威是很自然的;如果结论是非科学因素(如政治原因)导致的,挑战权威也是自然的。另外,要区分权威的结论和权威的人:如果是世界公认的结论,挑战就是比较难的;如果是只某个权威人士的观点、而不是社会公认,挑战成功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挑战权威是有条件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具备了前人没有的基础和条件。在科学界,爱因斯坦是这样;在技术领域,乔布斯也是这样。特别地,随着各个专业的研究不断深入,知识融合带来的机会非常多。马斯克的跨界挑战其实就利用了这样的机会。显然,挑战相对论的教授,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


宣传口的人经常谈“挑战权威”。但往往有很大浮夸的成分。特别地,往往把正常的“发展”描述成“挑战”;把“辩证地否定”夸张成“全盘否定”。这种宣传,往往是有害的,鼓励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半吊子的蛮干。优秀的创新者往往是在深入学习基础上的创新。学习要深入,就要有批判精神、要质疑。但所谓的批判精神、质疑,是为了真正把问题搞懂,不一定是为了挑战权威。最好先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士,再挑战权威。这就是要学会辩证的否定。

 

在我看来,时代发展到今天,“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这个学科的特点就是要善于“知识融合”。需要融合的不仅是科技知识,还要包括用户、市场和管理的知识。

 

在我看来,如果不懂得“融合”、尤其是技术和经济的融合,就不是一个创新行家。我讲课时经常谈到一个场景:几十年前,很多人扛着铁锨去挖水渠。我会问大家。挖掘机早就有了,他们为什么不用?道理很简单:当时的人很穷,用不起。同样,最近许多工厂喜欢上机器人,并不是因为机器人最近才有。而是因为人工贵了,用机器人更便宜。这就是把技术和经济融合起来。

 

进一步,要理解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必须融合进现代工业的思想,如质量的本质、标准化流程化的思想。还要深入地理解时间的价值、成本与质量的关系、成本的构成,要理解人相对于机器的优势和不足。

 

如果不懂得融合呢?笔者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追求先进性与追求价值存在矛盾的。实用的东西,往往不是最先进的。对中小企业尤其如此。我们听到很多相反的宣传,往往存在“幸存者偏差”,以为只要有技术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如果不懂得技术与经济的融合,而鼓励人家用新技术,最终往往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

 

有些专家,专门去讲自己不懂的东西;去灌输自己片面的想法而不是启发别人去思考。这不就是坑人吗? 但不幸的是,我们的许多“学术权威”恰恰就是这么做的。

 

写到这里,刚好收到老友樊志宏博士发来的一段话:

 

费曼说“我认为当科学家思考非科学问题时,他和其他的人一样无知;当他要对非科学问题发表见解时,他和所有的门外汉一样幼稚。”。“科学家必须要跟企业家、工程师、工匠技师等合作起来、交流起来,才能推动务实的创新”。 

 

事实上,如何合作早已成为一门需要学习和实践的学问了。而我们的教育,亟需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不能用我们的业余,去挑战国外的专业。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理论机器人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2粉丝 12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