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政协委员时,考察过一个停车场。里面停着数以千计、被有关部门扣留的“黑 车”。黑 车很破、罚款很高,有些人干脆不要了。于是,车子越来越多。在停车场门口,摆了几张桌子。上面放了一排寒光闪闪的刀具,都是从黑 车司机那里没收的。有的黑 车司机就说:我是靠这辆养家糊口的。谁要是抓我,我就和他拼命。
黑 车基本上活动在郊区、正规出租车少的地方。黑 车司机不需要缴税、不要交份子钱、养车的价格也便宜。由于黑 车缺乏管理、安全事故很多,有关部门一直在想办法打击、取缔黑 车,但都不怎么见效。
但是,网约车出现后,黑 车自然就消失了。其实,现在一些合法做网约车的司机,就是过去从事非法运营的黑 车司机。网约车可以等平台送单,而不用在一个地方干等;网约车的服务好,价格也比黑 车高。所以,他们自然愿意做网约车司机。
黑 车的消失,是用技术手段、让经济规律发挥作用。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在我看来,平台就像一个“合作社”。“社员”就是这些网约车的司机。平台负责管理,提高“合作社”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给“社员”提供订单,甚至提供其他公共福利。参加“合作社”对“社员”有利,大家自然就会参加。
这样的模式,其实适合各种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
宝钢老同事李总讲到一件事:苹果是某地的特产。过去,化肥、农药要自己去买,农具自己去找,摘苹果的时候要自己去找人、卖苹果也要自己卖。费时、费力,成本还高。些奸商经常以次充好,破坏当地苹果的信誉,苹果的价格也受影响。
如果互联网平台充当这样的“合作社”,各种资源都可以由平台统一去搞,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就降低了资源的成本。许多工作“社员”都不用自己做了,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另外,“合作社”负责质量、负责销售,也保证了特产的信誉,从而为提高“社员”收入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个体农户已经很难养家糊口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提高劳动效率。我估计,互联网时代的这种“合作社”模式,很可能会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兴起。
前天,我和一位局级领导谈起工业互联网。我认为:大中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政府是管不了的。政府管他们的事情,其实就是越位。企业该采用什么先进技术,政府不应该过问。但是,针对农业和各种小型、低端产业的“合作社”,地方政府是可以考虑的。哪怕政府出点钱,也是为民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