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数据质量的故事

1年前浏览176

提到检测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宝钢一位前辈刚才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我记得宝钢投产初期,当时产品外运的车皮很紧张。一次,车皮到了,催着发车,但随车的质保书上的检化验数据还没出来,实在来不及了,化验员就不等了直接填上合格的数据。

 

第二天,这事汇报到何厂长处。我正好在。只见何厂长(何麟生先生)马上站起来对朱日泉部长说,这怎么行?!这同志马上调离这个数据岗位。宝钢出去的每个数据必须准确,不能有一点假。

 

朱说,下面反映这同志平时工作都不错的,这次确是时间紧。何厂长说,这同志平时表现不错,你们可以安排其它合适的岗位。但在数据处理的岗位上工作的人必须对数据完全负责,必须养成这种职业素养。

 

宝钢刚投产,必须一开始就抓住这点。

 

何麟生先生是宝钢信息技术奠基人。在宝钢建设初期,提出“数据不落地”的观点。采集、传递和处理的过程,要尽量做到让计算机去做、避免人的干涉。中国第一张计算机自动生成的生产统计报表,就是在何老的努力下完成的。


                           何麟生先生


提高数据质量,首先是人的素质。我曾经反复申明一个观点:工业大数据的时代,本质上是有条件提高数据质量的时代。但大数据技术的基础条件,并不必然带动数据质量的提高。数据质量的提高,本质上靠的是高素质的人。

 

何老去世前,曾多次嘱咐我,要把宝钢过去的一些成功经验宣传一下。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7-23
最近编辑:1年前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运,不当之处...
获赞 93粉丝 15文章 11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